趕緊回船倉避風。
接下來的船行非常的順利,可見流民軍是真的著急全部往鳳陽趕去,未曾設置防堵的部隊。
船只的晃動,把人晃得直瞌睡,張鹿安回到船艙后,不久就睡著了,這一覺仿佛睡了很久。
直到被張撿過來給搖醒,張鹿安睜開眼睛,揉揉眼,看著張撿那張開始顯現出粗獷的臉龐,感覺狀態不好,于是問道:“現在到哪里了?幾時了?”
“少爺,咱們到達涂山腳下了,現在應該是寅時三刻了。”
“到了是好事啊,看你的臉色,跟見了鬼似得。”
張撿哭喪著臉說道:“少爺,中都沒了,被流寇給燒了。”
“確定嗎?”張鹿安一骨碌身翻起來問道,他心里其實早有準備,知道鳳陽城破是必然的現象,現在重點是該如何進行善后工作,如何才能多撈一點實惠的東西。張鹿安可不想做明末的勞模。
“還要啥確定啊,少爺,你穿好衣服,上岸吧,爬到半山坡就可以看到了,鳳陽那邊是沖天的大火啊。陳利寶他們去探查,據說流賊毀了陵寢,點燃了防護林,大概百萬株松柏被燒,可惜了,那些都是兩百多年的參天大樹啊。”
確實可惜,百萬株樹那是什么概念?需要多少人種多少年?關鍵還是生長了兩百六十多年才成現在這種規模,流賊們一把火就給燒掉了。就沖這一條,就可以看到流賊的最終結局好不到哪里去。
繼續閱讀
一個只會破壞,壓根不懂建設,或者不愿意去懂,不尊重自然規律的群體,遲早會被歷史所淘汰。
“太可惜了,如果把這些樹做成船,能省下不少錢……”張鹿安穿好衣服走出船艙。
慕然發現外面竟然是大霧彌漫。
崇禎八年正月十五元宵節,鳳陽城中百姓正忙于歡度佳節,大股農民軍突然從四面八方悄悄趕來,神不知鬼不覺地將城池團團包圍起來。
次日清晨,天降大霧,伸手不見五指。
很多閹割學史籍為了說明大明的不得人心,記載流民軍是在鳳陽城內的百姓自愿做內應情況下,從而輕而易舉把鳳陽攻下來的。
實際上,最先攻入鳳陽的是張一川所部,多日前,張一川就秘密派遣三百名精兵化裝成商人、僧人、道士、乞丐等各色人等混進鳳陽,預伏為內應。
按照計劃,張一川應當等待大軍云集后才能發動計劃,可是張一川等不及了,率先發動了進攻,在預伏內應的接應下才勉強攻入鳳陽城內。
但是鳳陽城內的官軍在朱國正、指揮使袁瑞征和指揮使呂承蔭的帶領下進行了堅決的抵抗,官軍們逐屋逐巷進行了戰斗,可是流寇人數太多,最終朱、袁、呂等將連同上萬衛所兵,全部戰死,無一投降。
鳳陽的壯丁也奮斗到最后,張一川因此“深恨之”,于是“盡屠之”。
張一川的手下又陸續搜出了貪婪的鳳陽知府顏容暄和推官萬文英等文官,張一川毫不手軟,“盡殺之”。
張一川隨即帶隊攻入了鳳陽宮殿,擄獲了大量寶物和器械,甚至還有一隊吹打彈唱的鼓吹樂隊。
無限得意的張一川,甚至讓手下縫制出了一面“古元真龍皇帝”的大旗,加以號召內外。
張獻忠也不甘示弱,先是攻占了太仆寺養馬廠,掠奪到大批的馬匹,又放火燒毀了龍興寺、搗毀了朱氏祖陵,還把祖陵周圍的百萬株松柏等大樹給燒個精光。
曹操和闖王等人又相繼大加搶掠,僅僅一晝夜,鳳陽徹底成為廢墟。
張獻忠對于張一川私自掛出“古元真龍皇帝”的招牌很是反感,張一川于是趕緊解釋只是為了斷了朱家的龍脈,號召遠近才想出來的權宜之計,為了討好張獻忠,特地把那隊皇家鼓吹手送給了張獻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