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飄沒
豈止是不如意?
簡直就是憤怒!
果然被陳新天說中了。
張鹿安在碼頭邊等待著物資的到來,實際結果令他差點暴跳如雷,在陳新天的拼命拉拽下,才勉強忍住沒有發火。
雖然早就聽說過明朝末年流行飄沒(讀音為墨),不管是運往各處的物資,還是上級下發的救災物資,就沒有不飄沒的。
但是飄沒的超過了五成以上,這是幾個意思?
原本答應好的五艘沙船,實際到手兩艘,還破舊異常,感覺隨時都要漏水沉底似得,如果不是孟大石指定人員,恐怕沒有水手愿意主動去駕駛這兩艘破船。
其他的貨物有:到手白銀有兩萬三千兩,但是收據還必須得開兩的收據,關鍵銀兩的成色不足,估計還得再打個九成折色;
實際發放了700副鴛鴦戰襖,其中嶄新鴛鴦戰襖200副,破損舊襖500副,另有棉服700套、棉靴600雙、棉被100套等;
長矛300支、大刀200把、鏜鈀200把、火銃160支、戰馬20匹、鎧甲十副、盾牌30面,火藥1000斤,鉛彈一千枚、弓箭箭支四千支,另有百子炮三門,但是張鹿安看到銹跡斑斑的炮聲后,覺得就算運回去,估計也就是回爐的料……
可是各個衙門的胥吏吏目們就跟大爺似得,收據開慢了還不行,對方嘴巴里還不干不凈,罵罵咧咧的,沒有對“丘八們”一絲一毫的尊重。
“四叔,這次也太過分了吧,咱們又不是沒有行賄,付出了這么多的錢,這幫該死的竟然還克扣了那么多。感覺錢都白花了。”
張鹿安不高興的低聲問道。
“咱們如果不花那些錢,估計再等一個月,這些物資都領不出來,他們會有各式各樣的借口拖壓的,我敢說最后連督撫大人都管不了。咱們這次是花了很多錢,可那也是為以后鋪路,只要朱大典這棵大樹抱緊了,對于咱們來說,絕對有很大的好處……”陳新天耐心的解釋道。
“話是這么說,但是他們也不能貪污那么多吧,這些物資都是要用在戰場上的,他們竟然不光在數量上克扣了這么多,質量上也是非常堪憂啊,很多東西根本用不了,還讓咱們開收據來背鍋。”
張鹿安依然是憤憤不平。
“唉,如今的朝廷上下就是如此,我們必須能夠接受并且適應,這樣才能夠在大明混下去,否則只好尋個地方隱居啦……其實我打聽過了,倉庫里能夠給咱們的基本上都拿出來,如今的淮安府庫已經快一貧如洗了……”
“什么?背靠著大運河的淮安府,每年的來往商船就有多少?再加上淮安和揚州聚集了大量的鹽商,政府收入怎么可能會少的了?”
“國窮民窮,貪官富,窮廟富方丈而已。”陳新天也是意興闌珊。
張鹿安不想再說什么,這個問題是個死結,眼前的他實在無力去解決,帶著不滿與煩悶,更帶著這些申領到的物資一起,船隊開始逆流而上。
當然要說這次拜見什么成果也沒有,也是不對的,還有一大重要的成果,那就是至少爭取了時間,短期內沒有作戰任務,讓將士們有著充分的時間來訓練,可以更好的進行軍隊建設工作。
想到這里,張鹿安的心情就好了很多,船隊一路暢通無阻,偶然的一小股水賊,看到高揚的軍旗的船隊,自然而然選擇了退讓,最近淮河南北都傳遍了,流民軍被官軍揍的很慘,一般的蟊賊誰也不敢這個時候來捋虎須。
船隊快到五河縣時,張鹿安吩咐船隊暫時靠岸,他帶著張文、潘鐵柱以及十名會騎馬的士兵,就騎著從淮安府領取來的戰馬,前往了五河縣沱湖。
一行人很快就找到了張孝吳設立在沱湖邊的信鴿站,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