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安慶之行
“鹿安,我已經(jīng)跟方前輩溝通過了,你一定要把所有有的證據(jù)都準備好,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據(jù)鏈,一定要經(jīng)得起推敲。咱們倆都太年輕,如果被上級抓到明顯的漏洞,會被人瞧不起的。”
陳爾銘叮囑道。
“陳大人盡管放心,卑職已經(jīng)將營內(nèi)事務安頓好。關于賀國觀的資料都已經(jīng)做了詳細的記錄,剩余的最新偵查到的情況,手下人正在做匯總,相信很快就會出來,不會耽誤咱們明日一大早的行程。”
“那就好,鹿安以前也是讀書人,這從軍以后,有沒有感到一絲后悔?”
陳爾銘不知怎的,突然轉變了話題問道。
“不后悔,自己立下的志向,那就要拼命去實現(xiàn),鹿安寧愿像陳大人這樣,做個干實事的人,也不愿意每日在窗前苦讀詩書。”
“聽說鹿安對于詩詞還挺有造詣?”
“不敢當,只能說寫過幾首上不得臺面,比如《竹石》、《所見》……”張鹿安把自己說過的五首詩全部說了一遍,陳爾銘眼睛一亮,兩人邊喝邊聊,相談甚歡。
日落時分,為了趕在最后的關門時間之前趕回大營,張鹿安向陳爾銘告辭。
張鹿安回到大營后,正巧呂祥發(fā)和呂祥啟二人騎馬從安慶返回,張鹿安趕緊將兩人召進軍帳問道:
“情況如何?”
呂祥發(fā)答道:
“張管事和劉先生已經(jīng)在安慶城住下,王公弼王大人稱近幾天比較繁忙,讓都司稍等幾天。”
“王公弼在忙什么,你們?nèi)ゲ榱藛幔俊?
“嗯,聽說是江南那邊來了一個大官,把史道臺、王道臺還有很多駐安慶的將軍都召集到一塊開會,商討如何應對流賊即將到來的問題。具體就無法得知了。”
張鹿安頓時心里有數(shù)了,感嘆陳爾銘果然不簡單,消息來源渠道真的是迅速快捷,一個年輕人能夠在千里以外做官做到這程度上,真的是非常厲害了。
“你們兄弟倆先下去歇息吧,明天一大早,跟著我再去趟安慶城。”張鹿安吩咐道。
“屬下遵命。”呂氏兄弟這才退下休息。
大明崇禎九年六月初四
陳爾銘是個非常自律的人,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到“南薰門”紅色的大字上時,桐城南門就被人從里面緩緩打開,吊橋降下以后,陳爾銘坐著馬車里,馬車的前方只有竇成和另一名趕車的仆役,別無他人,真正的輕車簡從。
陳爾銘的馬車駛過護城河后,他伸手將馬車側面的圍簾打開,向外望去,看到張鹿安騎著高頭大馬已經(jīng)站立在官道上面,身后跟著一百余名軍威整肅的兵馬,陳爾銘滿意地招呼著張鹿安過去,問道“沒等多久吧?”。
張鹿安踢馬前行,微微欠身說道:
“陳大人早上好,鹿安也是剛到。”
陳爾銘自從昨日和張鹿安詳談之后,對張鹿安的印象就好多了,沒有了那種對武人才有的疏離之感,態(tài)度和藹地說道:
“怎么這么大陣仗啊,其實桐城到安慶這段路大部分地方平坦一望無際,再往南沿途墩堡眾多,相對而言還是挺太平的,沒必要這樣勞師動眾的。”
“陳大人所言極是,但是鹿安不敢大意,畢竟自從出了賀國觀派人窺探桐城之事以后,鹿安覺得無論如何小心都不為過。陳大人身系桐城一地百姓的安危之重任,那是萬萬不能馬虎的。陳大人你就聽卑職的吧。”
“好吧。”
“起行!”
張鹿安命令道,然后就是丘無極帶著呂祥發(fā)和呂祥啟二人在前方開路,陰六帶著金狗子、金馬兒等人在兩邊護衛(wèi),潘鐵山帶著一旗隊人馬在最后壓后。整個就是一個完整的行軍隊列,隊伍整齊嚴肅,沿途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