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造炮手薄玨
張鹿安和馬應魁等人聊著聊著,肚子就咕咕作響,劉佐臨讓店家安排了晚膳,吃完以后,張鹿安因為趕路實在太困了就睡著了。
夢中,張鹿安化身為一個金甲猛士,單槍匹馬沖進敵軍的千軍萬馬之中,七進七出,所向披靡,如入無人之境……
次日一大早,仍然是一個晴朗的早晨。
張鹿安心情很好,在姐夫馬應魁的帶領下,準備繞著安慶城墻轉一圈看看,張鹿安昨晚就已經見識到了安慶府城的繁華,有意將家里的生意和錢莊開到安慶來,第二天逛逛安慶城也有一種親自選址的想法。
張鹿安和馬應魁通過城內梯道,走到城墻上,進入口時,馬應魁出示了腰牌,值守者才放張鹿安一行上城。
張鹿安站在盛唐門城樓處,看向不遠處的盛唐碼頭。
就聽見一聲響:“開埠嘍”。
接著就看見盛唐門大開,早就等待一邊的各種商販紛紛排著隊開始進入安慶城。隊伍的兩邊則是安慶土著們,早就擺好的早食攤位。
這個時代沒有城管,對于販夫走卒、引車賣漿之人是非常寬容的,官家是樂見其成的,最起碼解決了很實際的民生問題。這好看那好看,這不許那不許,表面功夫做的再足,也做不到老百姓的心中去。老百姓最為關心的是什么?民生問題。
張鹿安的感覺很好,不住地對跟在身邊的劉佐臨和張孝吳說著話,希望他們抓緊找個比較合適的位置,再聯絡登州那邊,抽調人手,以后要常駐桐城了,最起碼要把錢莊給建立起來。
對于安慶這種商品經濟特別發達的地方來說,張鹿安完全可以把北隍城島那邊的海產品等貨物運到此地,然后再換取眾多的其他商品。
劉佐臨和張孝吳在旁邊答應著。
只是如果沒有當地政府的支持,估計也很難實現,按照原來的計劃,張鹿安還要單獨拜見王公弼和張國維。一個是直屬的上級,一個是引路人,有些問題還是當面問清楚比較好。
張鹿安跟在馬應魁后面繼續走著,突然馬應魁停了下來,指著一門炮問張鹿安道:
“鹿安,你看看這門炮有何不同?”
張鹿安將視線下移,看向馬應魁指著的方向,看到一個巨大的炮筒,直接朝向江面,炮筒被用螺栓固定在一個鐵架車上面,炮身可以圍繞鐵架車車軸上下改變角度大概三十度。鐵架車車輪的輻條之間,竟然橫著一根硬木,硬木的兩頭又有鐵鏈拴住釘在磚下,顯然起著固定作用。炮身是那種青黑色,并沒有其他鐵炮那樣常見的鐵銹。
更為奇特的是此炮從炮口到炮尾是越來越粗,總共五個箍結,第五個箍結上開個小口,應該是裝引線用。炮身尾部有一個耳環狀,耳環的上面系著一根小手指一般粗的麻繩。
馬應魁走向前,用右手拉開一個卡扣,然后拉動麻繩,一個黑洞洞的炮口就露了出來。
張鹿安蹲了下來,透過炮管往外望去,有種坐井觀天的感覺。
“鹿安,看這里?!瘪R應魁指著一個帶著玻璃的圓筒,而這個圓筒是半固定在炮身上的,可以左右轉圈移動。
張鹿安這才發現,然后用手撥動圓筒,透過圓圈往外望去,碼頭上忙碌的工人的距離瞬間被拉近,張鹿安估計,這個至少是個四倍鏡。不由得心里大吃一驚,立刻脫口而出:
望遠鏡!
“望遠鏡?這個名字也挺好,不過薄玨還是稱其為千里鏡。其實千里鏡早就出現過,只是火炮上裝千里鏡,這是亙古未有之事。另外桐城的圓形城墻也是大明的獨此一份。鹿安有沒有感覺到安慶此地還是蠻有意思的?”馬應魁笑道。
“薄玨?”
“沒錯,薄玨,字子玨,蘇州府人。張撫臺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