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丙子胡亂(五)
尚可喜因為之前征明殿后損失俘虜一事,內心大為緊張,原本以為會被大加懲處,沒有料到善于收買人心的皇太極,將所有罪過都放在了統帥阿濟格的頭上,對跪下磕頭請罪的尚可喜是大加撫慰,甚至還夸獎尚可喜戰術任用得當,對尚可喜進行了適當的賞賜。
皇太極的所作所為把尚可喜感動的熱淚盈眶,大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實際上原有的歷史當中,尚可喜終其一生,也確實始終對皇太極感恩戴德,對皇太極以及后人都是忠心耿耿。
反觀崇禎皇帝是如何對待重臣和能臣的呢?盧象升帶孝出征,他懷疑人家養賊自重;孫傳庭以新募之兵不堪戰,需要訓練后再戰,他懷疑人家故意浪費軍餉物資;就算是洪承疇步步為營,他也懷疑洪承疇是不是沒有盡心?
兩位帝王手段的比較,明眼人高下立判。
而崇禎皇帝朱由檢和崇德皇帝皇太極的政治能力差距之大,就如同沈志祥和尚可喜的軍事能力差距之大。
尚可喜接到軍令后,率軍悄悄地靠近鐵山,先是命令粟養志率領數百精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繞道搶占鐵山碼頭,然后不等馬光遠的烏真超哈重兵的到來,就親率主力,對鐵山郡的明軍進行攻擊。
鐵山郡城只是一座彈丸小城,周圍都是墾荒出來的田地,沈志祥一開始還是志得意滿,準備正面硬剛尚可喜,可是不一會就遠遠地看到了西部碼頭方向傳來濃煙滾滾,很明顯他部署的一千余后衛明軍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沈志祥故作鎮定,招來自己的副手游擊將軍李繼功,向李繼功說道:
“李游擊,眼看著后路被斷,本將決定親率五百勇士奪回碼頭,這里剩下的一千五百將士和兩千余百姓就都拜托給你了。”
“將軍何出此言,此等斬將奪旗之事本來就應該我等末將來做,怎么能讓主將您親臨險境?還是讓末將率領五百勇士奪回碼頭吧?!?
李繼功說的斬釘截鐵,看上去真誠無比。
“李游擊不必多言,本將已經決定了,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就讓本將為這鐵山軍民闖出一番活路吧。”
沈志祥不待李繼功繼續糾纏,看向已經被自己親將集結好的五百精銳,打開鐵山西門,然后一馬當先向西面碼頭方向奔去。
尚可喜見此,立刻命令手下大將許爾顯和班志富率領數百騎兵分作兩路,對沈志祥所部進行攔截。
沈志祥看著后面的追兵將至,親兵探查后報告鐵山碼頭已經徹底被清軍攻占,如果貿然進攻,只能面對著數百桿黑洞洞的槍銃的打擊。
拿雞蛋碰石頭?
作為聰明人的沈志祥自然是不屑于干的,立馬將馬頭南調,在東南角找到一個微小的備用碼頭,立刻命令手下棄馬登船。只是備用碼頭只有小船十只,明軍爭搶下船之際,還當場翻了三只。岸上的明軍哭爹喊娘,希望同胞們能夠帶上他們,可是沈志祥帶著手下七十余人,頭也不回地將船劃向了皮島。
沈志祥留在岸上的明軍,畢竟都是與滿清有著血海深仇的人,也有部分血勇之人,抱著殺一個夠本的意思,與許爾顯和班志富的追兵展開大戰,給清軍造成了一定的傷亡。但是終究寡不敵眾,加上士氣不佳,最終不敵戰敗身死。許爾顯深恨這股明軍的拼死反擊,不顧班志富的勸阻,下令將投降的三百余明軍也全部就地斬殺。全然忘記了,大家都曾經是東江同胞的過往。
不過沈世魁和尚可喜雖然同為東江鎮將領,但是雙方是仇人,不排除許爾顯有著故意心懷私怨而報仇的可能性,事后也只是得到尚可喜的訓斥,清國朝堂習以為常,也沒有對其進行懲處。
這樣的縱容政策令尚可喜所部變得越來越殘暴。
當許爾顯和班志富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