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鐵山之戰(一)
陳大總兵官坑人的效率很高,很快就把所有的調兵流程走好,看上去也是冠冕堂皇,軍事調令被第一時間送交桐城營。
張鹿安手里拿著調令,心里面早已經把陳洪范罵了很多遍,真的是: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陳洪范開具的調令上寫著:著桐城營全部人馬立刻前往鐵山郡,改隸鐵山沈副將賬前聽令。
也難怪張鹿安不想去鐵山,鐵山那種軍事死地,怎么能夠守得住?
想憑借沈志祥所部的七千大軍?還是想憑借桐城營的三百勇士?
朝鮮鐵山郡不是溫泉關,沒有那么險要的地勢;東江鎮加桐城營,也沒有斯巴達那樣的人和。
況且斯巴達實際也沒有守住溫泉關。
那還打個雞毛?
對于張鹿安來說,出兵鐵山對于桐城營來說沒有任何好處可言。
桐城營在登州對陳洪范的示好,讓陳洪范消停了一會,原本以為陳洪范轉性了,沒有想到他還是想置桐城營于死地。
張鹿安帶領三百余桐城營將士剛來到皮島不到兩天,還沒有完全熟悉此地環境,只是先跟故人楚繼功敘敘舊而已。屁股都沒有坐熱,這下又得挪窩了。
張鹿安跟楚繼功推心置腹地聊天,勸說楚繼功早作準備,楚繼功雖然聽進去了,但是依然大義凜然的表態:
“鹿安,不必說了,最多有死而已。皮島兇險,楚某豈會不知?只是因為孔有德和尚可喜之流的敗壞,使得世人皆以為我遼東無忠義之人,盡是一些認賊作父之輩,孔\尚之流真的是令我等遼人聲名狼藉。我楚家本就遼東將門,就要讓世人看看,遼土還是有忠義之人的。”
“楚兄,二十年來,遼地無數的英雄好漢為了大明流盡最后一滴血,不能因為出現了一些無恥之輩就抹殺掉遼地的愛國英雄氣。只是徒死無益,如果情況緊急的話,不如突圍出去,再伺機報國。”
楚繼功搖搖頭: “別說我了,你的處境也不妙啊,聽說陳總兵已經抽調你部前往鐵山支援了。鐵山是個絕地,雖然三面環海,但是偏偏北面較為平坦,根本無險可依。毛鎮活著的時候,就曾在此地大敗,幾乎僅以身免。為兄也為鹿安擔心呢,不知道鹿安可有應對之策?心里面可有準備?”
“楚兄,鹿安不光心里有準備,后路安排上也有準備。”
楚繼功看向張鹿安眼神有些疑問。
張鹿安連忙解釋道:
“放心吧,楚兄,鹿安絕對不會投降建奴的,只是預留了三艘船,如果戰事不利,鹿安不會坐以待斃。我打聽到,其實沈志祥的部下很多人都是這么做的。”
楚繼功聽后嘆口氣道:
“國事越是艱難,越是有更多的聰明人不愿意為國赴死,人性如此。你下次不要再與別人這么說話了,也就是我不忍心舉報你,否則你的墳頭草都已經長很高了。其實你部被調往鐵山,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事,那就是得罪了上峰。你自己其實也不會感到特別意外吧?”
是的啊,雖然事出意外,但是又在情理之中。有些話還是無法直接說的,張鹿安見楚繼功不愿意再談退路的事情,求仁得仁,心想多說無益,只能嘆氣而回。
張鹿安這次從海洋島帶了三百將士前來,本身也沒有全力赴戰的意思,他安排顧國棟率領三艘海船就停留在云從島附近,另外兩艘在海洋島,可以隨時接受運送桐城營將士的指令。
只是雖然提前考慮了后路,但是對于鐵山郡了解不多的張鹿安,還是覺得有必要直接派人對鐵山進行了解。
跟隨張鹿安一起來到此地的許由,表示對鐵山附近的情況基本摸熟了,許由說道:
“少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