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革左五營
即使是慘勝,那也總比失敗強吧?
反觀流民軍方面,原本號稱滎陽十三家之一的九條龍張一飛,在與牟國棟的直面對抗賽中,雖然一開始心氣百倍,但是終究實力不足,一不小心丟掉了腦袋;
號稱不報血仇誓不罷休的賀國金,父兄大仇沒有報掉,反而自己也去地獄報到去了。
老回回馬守應所部損失了數萬嘍啰,但是自己的主力精銳人馬在馬信和余芳的帶領下,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了天堂寨,最后點驗全部將士,剩余可戰斗人馬不足萬人。
老回回馬守應沒有懲罰李三、馬三和李進秀,而是以艱難時刻,更需要同舟共濟的胸懷,帶領部下們繼續開始了“猥瑣發育”:謹守山門,暫不外出。
損失情況僅次于老回回馬守應的是爭世王藺養成,他在南線要承擔整個南路明軍的進攻壓力,連自己的親兄弟藺養基也是身首異處。自己經過數年時間,好不容易搜羅來的精銳們,在一戰之中毀于一旦。
原本還在努力抵抗著南路明軍進攻的藺養成,先是得知明軍有支小分隊騎兵,繞過他設置的重重防御工事,翻山越嶺竟然來到了潛山東南面的石拱橋,慌忙派兵前往追擊,想要力挽狂瀾,結果馬應魁率領的官軍騎兵卻率先一步趕到潛山城外。
藺養成委派的統領想要將功折罪,想要通過石拱橋尾追馬應魁所部,卻遭到了被馬應魁臨時任命的張小山、張應舉兩人率隊的頑強抵抗,按照藺養成的想法,那就是同室操戈般的痛苦,經歷了長時間的戰斗,始終無法攻破石拱橋的防守。
后來,有夜不收報告潛山城外的流民軍在北路、東路均遭到大敗,有大量的官軍從北面趕到,馬信臨走前也派人前來通報,老回回馬守應全軍即將撤離的消息,藺養成所部頓時變成了潛山南面的孤軍。
藺養成面臨的局面就是幾乎四面都是明軍,如果自己不果斷處置,后果不堪設想。
痛定思痛之下,藺養成沒有選擇西進與革里眼會師,而是選擇向東南方向的觀音港運動,并趁著乙邦才所部追擊治世王劉希堯,而離開固有陣地的機會,穿越丘陵地帶,出其不意從安慶府城外掠過,嚇得留守的皮應舉急忙下令安慶戒嚴。
藺養成卻選擇了繞過不攻,繼續大范圍向北轉移,派出的夜不收匯報浮山、桐城一帶官軍部署嚴密,但是也防守有余而進攻力不足,他索性直接從下樅陽以北掠過,然后直入無為州。
廬州、和州和滁州一帶的官軍,急忙聚集準備在含山、無為一線攔住試圖繼續東進的藺養成,藺養成卻突然在無為州黃落河旁,放棄所部傷病員,率領所部騎兵,帶著搜羅來的牲口,一個急轉向西北方向疾馳而去。
駐守廬州的劉良佐所部因為糧餉問題,正在“罷工”,結果不愿南守廬江,藺養成趁機突破廬江城,掠奪到大量的物資。
劉良佐在上級的壓力下,不得不整備將士南下進攻藺養成,藺養成卻率領部下,利用自己的機動能力,迅速穿過廬江冷水關、舒城縣,然后再次進入大別山,最后進入英山縣的千羅畈才算落腳。
藺養成在進入千羅畈后,率領數千人馬即以千羅畈為根據地,并且派人召回部將張光萃以及家眷,學著老回回馬守應的樣子,在大山之中,開始了休養生息。
經此一戰,藺養成所部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藺養成的直屬人馬只有五千余人,而他的部下張光萃的直屬人馬卻高達九千余人。好在張光萃還算勤懇,藺養成也沒有過于在意。
與藺養成緊隨著老回回馬守應的腳步而行不同,治世王劉希堯則對大山中枯燥的生活產生了強烈的逆反心理,在與老回回合營出了廬鎮關以后,治世王劉希堯率領所部人馬,與老回回明確分道揚鑣,轉而向東北進入廬州府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