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隔馬山
張鹿安聽到軍情后,覺得自己率領的安慶右營,真的打起來,可能還不夠給人塞牙縫的。
原本打算在清軍合圍以前沖進濟南城,如今清軍已經匯聚,想要沖破厚實的清軍陣營后,再進入濟南城,顯得太不現實。
而且馬國勇很快傳來緊急情報,清軍左翼兵統帥多爾袞,率領大軍在真定府東面的藁城再次擊敗盧象升統領的大軍,并且下令豪格率領前鋒大軍沿著束鹿縣、衡水縣,一路直接逼近德州。
豪格很快率領四萬大軍圍困德州,德州明軍數量太少,不敢主動出擊,只能據城而守,向周邊發出求援信號。
而距離德州最近的祖寬所部,正好身在武邑縣,本就接到命令援助濟南府,只是還未成行。
祖寬所部幾乎都由遼西子弟兵和蒙古、女真無家可歸的壯士組成,戰場上還算能夠聽令,但是沒有仗打的時候,軍紀就無從談起。
因為朝廷那邊的糧草補給已經斷了快十天了,祖寬為了彌補兵員的不足,在武邑縣鄉下大肆強征壯丁參軍,又大肆的搶劫大戶,籌集糧草物資,弄得地方怨聲載道。
很快便有人把消息報告給朝廷,朝廷又嚴令高起潛加強監督,高起潛拿著雞毛當令箭,強令祖寬所部人馬先行救援德州。
祖寬在背地里把高起潛罵了上千遍,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還是不得不拉著所部人馬并強征過來的千余壯丁,向南進發,一路走的是非常緩慢,夜不收被祖寬派到了百十里開外,可謂是非常小心。
只是清軍很明顯更勝一籌,當祖寬帶領所部人馬,小心翼翼地走到東昌府武城縣甲馬營的時候,清軍老將、努爾哈赤第三子、受封為鎮國勤敏公的愛新覺羅.阿拜,立刻率領勞薩和準塔兩部人馬,對立足未穩的祖寬發布發動了突襲。
祖寬所部猝不及防,新募之兵悉數潰散,陸續被周邊的清軍剿殺殆盡,原本的千余老兵護衛著祖寬左沖右突,始終無法擺脫清軍的圍追堵截。
戰至深夜,才被祖寬發現機會,倉促帶著心腹向南突破清軍防線,一夜狂奔160里,所乘馬匹全部跑死,祖寬才帶著數十名部下,步行倉促趕到了東昌府城。
令祖寬沒有想到的是,東昌府的當地官員,利用接風洗塵的時機,趁機把祖寬和部下全部繳械,然后全部關進了府衙監獄。
祖寬氣息十足的喊冤聲響徹監獄,直到聲音嘶啞,才逐漸削弱……
當張鹿安從馬國勇的口中聽到了祖寬的相關情報后,并沒有一絲同情之意,因為早在涂山的時候,雙方就已經結怨,他對不可一世的祖寬本身就非常反感。
只是祖寬的事也帶給張鹿安一點警示,那就是一定要保存自身的實力,否則一定會被那幫欺軟怕硬的文官給玩死的。
加上馬國勇報告,鰲拜率兵接連攻破德州附近的陵縣、臨邑、平原、德平,直接進逼禹城,嚴重威脅安慶右營的后路安全。如果讓鰲拜得知前方的明軍人馬,就是打死了揚古利的原桐城營,那么鰲拜非得立刻殺過來不可。
此地不可久留!
說干就干,張鹿安率軍趕在西路清軍到來之前,從齊河前線向西南撤退,沿著大清河一直撤到兗州府東阿縣的滑口,得知前方三十里外的魚山有山東義勇總兵劉澤清所部在駐扎。
對于劉澤清那樣的人,張鹿安更是避而遠之,不愿與之打交道,索性率領部下從滑口撤入平陰境內,再從平陰翻過界山,再次進入濟南府肥城縣隔馬山一帶。
隔馬山距離濟南城約有八十里,位于長清縣與肥城縣之間,地勢險要,西南側控制著長清到肥城的官道。山上有座年久的山寨,山寨的正門口,有個牌匾,上面寫著“古寨雄風”四個遒勁大字。
安慶右營到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