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心情大好,如果只是擊斃敵人,那么朝廷上是不會認的,畢竟袁崇煥和祖大壽等遼西將領,就曾經報過至少30余次擊斃、炮斃了努爾哈赤,十余次斬殺過皇太極、代善等建奴王爺。
可是實際結果呢?
無疑就是個笑話而已。
以至于后來兵部實在看不過去,下文申斥地方將領報功應該實事求是,必須有相關證據才能夠核算,如果證據不足,就胡吹瞎咧,以謊報軍情論處。
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后來遼西將領們就學“乖張”了,每次軍報寫的軍功變成了所謂的“擊斃奴酋一人,眾奴嚎哭而去”、“擊殺白甲健將一人,其親兵拼死搶走尸首而還”、“三桂怒射三箭,奴酋背負三矢,血流盈地,踉蹌而去”等語。
總之,崇禎一代,遼西軍頭們,實際對后金、對清的實際作戰中越來越拉稀,可是軍功卻越來越豪橫,把假大空、面子工程、陽奉陰違、弄虛作假做到了極致。
一開始還能博得崇禎皇帝的歡心,覺得自己每年對遼西的數百萬兩投入還值得的,可是越到后面,就連崇禎皇帝都看不下去了,提出了自己的質疑:
遼西眾將屢報擊斃敵酋數人,敵勢為何日熾?
從此以后,朝廷核算軍功必須得有準確的真奴首級才算數,明軍的報功才變成了“血戰三日,斬級三顆”、“臣等督率三軍,斬首四級”這種比較務實的說法。
其中當然也跟清軍的軍法有關,按照清國的軍法,凡是將士能夠把自己陣亡同伴的尸首帶回來,就可以得到同伴的一半財產。
所以清軍中尤其是具有一定家底的真滿洲,都是拼命搶奪同伴的尸體,然后帶回大營報功。這么一來,清軍每戰之后公開的損失數量就小了很多,因為清軍也在弄虛作假,只是他們假的是降低自己的陣亡人數,提高斬殺的明兵人數,所以各種匪夷所思的戰損比就會在史料文獻中大量出現,以至于出現“滿洲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說法。
歸根結底,那都是一種戰略威懾的做法。
實際上努爾哈赤時代,還能動不動調動“十萬精甲”,到了多爾袞入關時候,連六萬真滿大軍都拿不出來。
這其中自然有瘟疫造成大量真滿百姓死亡的原因,但是也跟清兵武勇,樂于戰場廝殺,陣亡率奇高,導致本部人口無法正增長有關。
張鹿安不管馬瞻是如何戰死的,想必也跟他輕敵冒進,身先士卒有很大關系,如今既然得知隔馬山山頭還有馬瞻的尸首,這可是一個潑天的戰功,對于陷入迷茫旋渦困境中的張鹿安來說,無疑來說是一場潑天的富貴。
為了抓住這個富貴,張鹿安下令全營全速前進,目標隔馬山,解救同袍戰友!
(本章完)
明末之白衣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