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兵問道:
“如今兵荒馬亂的,這個山谷不知道被流寇走了幾個來回了,怎么可能還會那么多的蒿草留給咱們來割?前方是什么地方?”
“回將軍,前方是侯家山,是個山谷地帶,約有四里長?!?
“四里長的山谷?就不能避開嗎?”
“回將軍,這里是官道比較寬闊,大軍行軍只能走這里,否則再繞行北邊的大路的話,會增加兩天的路程才能趕到霍山。不過南面沿著杭埠河倒是有一條小道存在,不過有段兩百多步的距離需要攀著藤條才能經過,不利于大部隊前進?!?
“嗯。命令孟大勇加強哨探,讓容令彰進軍谷內,快速通過出口,在出口內外建立簡易工事以防萬一。另外,再讓金副千戶帶50人南面河邊探探路?!?
張鹿安命令道,相關人員也迅速按照命令要求執行。
問題首先出現在孟大勇那里,當孟大勇組織的割草隊,快要靠近山腳下時,原本想要埋伏安慶右營,趴在草地里的義軍士兵,見實在躲不掉了,直接跳了起來,接連砍向臨近的安慶右營的驍騎部的士兵們,一部分人則是向著站在附近的孟大勇等人就砍去。
事發突然,盡管孟大勇有一些心理準備,但還是被逼的不得不逐漸撤退,而且不久前派往兩邊山上進行探查的小旗官,則是遭到了埋伏在山上附近的流寇發起的突然攻擊,寡不敵眾情況危急。
還好南面的一個小旗官急中生智,令身后的屬下點火,引燃了部分枯枝,山頂逐漸冒起了部分青煙。
這一點還沒等傳令兵回報張鹿安,就已經被張鹿安通過望遠鏡看的一清二楚,急忙下令廖自忠率領前鋒部的三個司對前方進行支援。
張鹿安通過望遠鏡,看到兩邊山頂上的兩個小旗逐漸都被殺以后,心中憤慨,下令張華所部也投入作戰,盡快收復兩側山峰。
張華于是率領張全和孟大石進攻南側小峰,讓賈得勝率領蔡慶國和陳利友進攻北側山峰,陳利軍作為預備隊。
明軍利用火銃的優勢,再分別以張華、賈得勝和最南面攀登的金狗子三人為將,迅速擊敗裝備落后的義軍,并從俘獲的士兵口中得知,都為革里眼麾下楊友賢的部下。
張鹿安在望遠鏡中看著到處奔逃的流寇士兵,心里以為大局已定,稍感安心。
(本章完)
明末之白衣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