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短暫休整
霍山知縣和霍山當?shù)氐牡仡^蛇褚良輔在霍山大擺宴席,為安慶右營的全體將士接風洗塵,其中褚良輔更是對年輕的張鹿安,是奉承不已,很明顯有意結(jié)好。
但是張鹿安對著這個長得一副陰溝鼻子的男人打心眼里不喜歡,總感覺此人給人一種陰沉沉的感覺,更多的都是逢場作戲罷了。
席散后,褚良輔表示還安排了后半場的歌舞表演,但是被張鹿安給婉拒,堅決地回到兵營居住,顯得不太合群。
“畢竟年齡在那,還是不懂官場規(guī)矩,靠著父輩的余蔭,獲得這樣的功勞,也不過是運氣罷了。”褚良輔在背后如此評價張鹿安。
張鹿安自然不知道這些,他所想的是盡快返回根據(jù)地進行休整,不料卻在兩日后,接到上峰的命令驅(qū)逐六安州一帶的流寇殘余分子,張鹿安不得不帶著部下再次踏上征程,在八月初終于把流寇驅(qū)逐出廬州以外。
安廬巡撫這才答應張鹿安率部返回浮山休整。
張鹿安利用這一段難得的機遇,對所部人馬進行整訓,并且派人通知召集了登州、南京、蘭溪口三處負責人并見微社正、副社長許由、左忠禹來浮山進行開會,部署下一階段的任務和安排。
張鹿安還利用這段時間,親自拜會了對自己態(tài)度很好的地方官楊爾銘,在楊爾銘的建議下,不得已派了劉廷桂帶人去安慶,送去了五萬兩的銀子,對大小官員進行了打點,只是這更加造成了巨大的財政危機。
張鹿安每日對窮蹙的財務問題都是感到頭疼,好在張母容氏對他很是支持,甚至變賣了自己的首飾來充作軍費,這令張鹿安心中更加的不安。
好在進入了八月以后,張鹿安的大哥張鹿鳴帶著妻子回鄉(xiāng)省親,來到浮山,給張鹿安帶來了三萬兩的銀子,親姐姐張鹿貞和姐夫馬應魁得知情況后,也給自己籌措了三萬兩銀子。
一時半會暫時緩解了安慶右營的財務問題,只是自己養(yǎng)兵不能光靠自己親人來支持啊。
到這個時候,張鹿安才能真正體會,為何明末的很多將官的軍紀問題非常嚴重,就是存在一個很大問題,那就是養(yǎng)兵問題,所得到的軍餉遠遠不足花費,為了籌措軍費,只能無所不其極。
包括軍紀相對較好的黃得功部,到了實在沒辦法的時候,也存在嚴重的喝兵血、吃空餉的情況,實際的兵力相對于兵額,占比反而是四鎮(zhèn)當中最低的。
張鹿安從建軍伊始,就不打算吃空餉,手里有兵心里不慌,好在好消息還在持續(xù)不斷。
先是蘭溪口的陳大壯、范達回浮山述職,帶回來兩千石的糧食和數(shù)千兩銀子,按照范達的說法,銀子都是剿滅江匪得來的。陳大壯也是很興奮地講述著,仿佛也非常認可這一條生財之道。
只是張鹿安知道,這很明顯會動了沿岸某個大員的奶酪,不管任何,一定存在官商勾結(jié)的情況,否則那些所謂的江匪壓根就不會生存下來,沒有勢力和背景的小妖,很快就會被官府派人給收掉。
但是對于這一點,張鹿安也不好打消二人的積極性,索性暫時就隨他去,到時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二部分的好消息是遠道而來的賈名杰、郭亮、白貴和陳新天帶來的,可以說兩道好消息,一個是逍遙城終于還是作價賣給了山東魯王家,得到的銀子除了山東方面自用外,還給浮山帶來了一萬兩;第二個好消息是陳新天說已經(jīng)與自己的五弟陳新滿取得聯(lián)系,陳新滿愿意從盛澤遷徙一部分紡織機器到浮山,利用浮山充沛的人力資源,發(fā)展紡織生產(chǎn)。
山東方面第一個好消息是早就預謀好的,第二條好消息對張鹿安來說才是真正的有前景的好消息,這才是他一直心念念的事情,那就是大力發(fā)展根據(jù)地的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了蘇州盛澤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