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不開眼的劫道
“什么?李茗也跟著高桂英一起走了?怎么沒人給她攔住?”
張鹿安埋怨道,看著低頭不語的金千里,他也知道不是金千里的問題,根源還在李茗自己,畢竟強扭的瓜不甜。
或許本來心中就有一種渴望,渴望就會產生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初嘗禁果的他,食髓知味,只是就像高桂英說的那樣,他和李茗根本就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
人生或許是充滿了遺憾,只是有些遺憾會讓人感到憤怒。
比如河南巡撫李仙風,懷著巨大的期待,從洛陽城趕到了盧氏,見到的卻是一座空城,除了安慶右營張鹿安上報斬殺敵大將張材外,其余營頭甚至都沒有斬將的戰果,怎么看這幫流寇都是在有序撤退。
況且那個所謂的張材,哪里算是什么大將?
李仙風看著眼前站著,乖的如同鵪鶉一樣的四位將領陳永福、張鹿安、李際遇和劉洪起,心里是氣不打一處來,可是表面上還是一副云淡風輕的表情:
“幾位將軍辛苦了,本撫一定會向朝廷報告,闡明諸位的戰功,絕對不會有失偏頗。”
“末將不敢!”
四位將領能夠成為大將,不可能是傻子,連畫外音都聽不出來,只是四人當中除了陳永福是一副驚慌的樣子外,其他包括張鹿安,都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
李仙風見此說道:
“張游擊,這里的戰事告一段落,汝部歇息兩日,兩日后去襄陽,向方巡撫報告吧。”
“是,卑職遵命。只是糧餉問題……”
李仙風打斷了張鹿安的話:
“你也看到了,這個中州大地到底干旱到什么樣子,從去年年中到現在,馬上快一年時間了,依稀記得下雨的天數,兩個巴掌都可以數的過來啊。這樣吧,本撫也體諒你等的不易,就從繳獲的一萬兩白銀中,給你兩千兩,你部兩千人的編制,也能落到一人一兩了。”
張鹿安的心頭頓時仿佛又上萬匹戰馬狂奔而過,因為那繳獲的一萬兩,恰恰是張鹿安上供的,感情河南這邊是一分錢都不打算出了。
接著其他營頭也開始哭窮,李仙風倒是公平,每家兩千兩,剩下的兩千兩自己揣兜里。
張鹿安心情不爽,沒有等到兩日后,直接一日后,辭別李仙風,取得相關的報備文書后,離開嵩縣,開始向南陽方向進發,為了增強安慶右營的實力,張鹿安下令原本在亳州休整的前鋒部、驍騎部和右翼部,從陸路向西南前進,與主力匯合于南陽。
同時讓已經完成后勤任務的祿青山,撤去渦河運輸線,將白貴、張富、王朝、孟大江、段林和范達等人全部撤回浮山,在祿青山的安排下,組建長江--漢水后勤運輸線,保護好自己的后勤安全。
真實的打仗真的是要人命的,這樣的軍隊調動,和后勤線路的重新部署,需要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需要和各種各樣的地方勢力打交道,進的艱難,退的不易,一切都得慢慢來。
只是湖廣一帶的軍情,好像并不能慢慢來。
張鹿安在南陽城外等待亳州趕來的三部人馬時,卻先接到了來自于襄陽的命令,讓張鹿安迅速前往襄陽參加軍事會議。
張鹿安只能將軍隊交給令狐云湘,讓令狐云湘等到亳州來的部屬后,再一同南下。
張鹿安帶著親兵司和驃騎部先行一步上路了。
也多虧了張鹿安留有這么一手,張鹿安一行剛出南陽城就被一伙賊人給盯上了,賊人來自于新野東面唐河的土豪劉扁頭,他見張鹿安一行只有三百來號人,但是各個配備好馬好鞍,本就艷羨不已,覺得這伙官軍數量不多,以為有機可乘。
劉扁頭便聯絡東面泌陽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