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西石門
張鹿安這邊委派的王家琛,經過與吳炳進行了多輪商談,最終確定的是以十兩每石的價格,先采購十萬石應急,定金五十萬兩,周期為兩個月時間。
張鹿安接到消息后,讓王家琛全權負責對接內外各處進行處理。
張鹿安這邊比較滿意,官府那邊卻是稍有微詞。
“吳主事,本官還是覺得這個定的價格還是有些高了。回頭秋糧下來,萬一秋糧下來后,糧價大跌,我等會被那幫御史抨擊的,他們看不到咱們的努力,還會以為我等會拿下多少好處呢。到時候咱們根本解釋不清楚。”
黎玉田說道。
“回撫臺,眼下已經是夏糧收割期,但是市面上糧價就沒有低于十兩的,本地的雜糧都已經達到了十一兩,狗日的晉商那邊給出的價格為十五兩。屬下已經派人了解過,如今大江南北到處都是干旱持續,無論山西、陜西、河南,最近都發生了大面積的蝗災,吃人的現象是屢見不鮮。就連一向號稱富庶的江淮之間,也被流寇破壞的體無完膚,出現了千里不見雞鳴的情況。秋糧豐收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接下來的糧價只會更貴。”
吳炳勸慰道。
“話是這么說,但是晉商那邊人家愿意付出,這邊壓根不上道。”
黎玉田對于到了本地兩個多月時間,還沒有給他上供,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他只是忘記了張鹿安曾經多次求見而不可得的事實。
“撫臺大人自管放心,我們表面上說的是十兩每石,實際上結算的時候按照九兩每石來結算,到時候還有十萬兩的進賬;其次這個盧龍援兵營,肯定是要東出山海關的,像他們這種雜牌營頭,很快就會不知道死在哪里,后續的銀兩跟咱們有什么關系?
他只能去地府去要賬;
另外,遼西那邊有錢,但是更加缺糧,咱們再把糧價給抬一抬,到時候又是一筆進賬。”
“只是那樣的話就會苦了這遼西百姓了。”
“撫臺大人,這個人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他們生活在遼西這片土地上,只能怪我們的命不好。到處都在動亂,誰又能置身事外呢?”
“哎,本官也是無奈,如果不這樣操作,就無法籌措到足夠的軍糧,沒有足夠的軍糧,前線就無法打勝仗。所以本官的一切出發點都是為了我們所熱愛的大明啊。”黎玉田感嘆道。
“大人胸懷博大,我等不及也。但愿前線一切順利!”
……
只是遼西前線注定是不會順利的。
崇禎十四年七月二十日
大明朝廷或許是對張若麒的工作不太滿意,增加派遣了另一員兵部大員馬紹愉親臨遼西前線,督促洪承疇大軍抓緊解救被圍困的錦州城。
只是此時的皇太極不顧自己還在不斷流血的鼻子,兩天三夜狂奔五百里,也已經到達義州,下令立刻增加錦州外圍的壕溝七道,甚至連每座營壘的四周和內部、甚至于每個帳篷的四周都挖有深深的壕溝,便于藏兵和埋伏,同時起到了阻止明軍進攻的效果。
由于皇太極對于消息的封鎖非常到位,使得前線的明軍對于這個變化還沒有清醒的認識。
馬紹愉裝模作樣地在前線視察了一番,下令洪承疇組織兵力攻擊清軍包圍圈的外圍陣地。
洪承疇無奈之下,率領十三萬大軍于七月二十六來到了錦州城南一帶的乳峰山,經過考察一番后,于二十八日命令麾下的頭號大將楊國柱帶領周元慶和劉邦域二將,率兵一萬進攻清軍陣地西石門。
簡單介紹一下西石門,錦州城南與松山城之間有座并不算高大的山坡,叫乳峰山,呈現東北--西南走向。乳峰山顧名思義,中間有條通道,為連接錦州城到松山城的官道;官道的兩邊有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