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怕是被鹿安所害,鹿安有些內心不安。”
張鹿安詢問道。
“張參將還是比較厚道的,其實是否出事還得看范大人本人了,他如果能在清軍撤走之前,能夠立下大功,那么自然可保無虞,如果依然如此混日子一般,那么就是神仙也救不了他。”
郝為陰沉沉地說道。
“郝公公的意思難道是讓鹿安找機會和范總督提醒一聲?”
“非也,你救不了他,就算你說了也沒有的,可能還會適得其反,一切就看他自己的悟性了。至于咱家來到貴營,以后咱們就是在一個馬勺里舀飯吃了,還請張參將多多關照才是。”
“郝公公前來監軍,鹿安是榮幸之至,鹿安年幼,很多事情想不明白,看不透徹,如今朝廷將見多識廣的郝公公派來,真的是慧眼識英才,鹿安的心里就有底了,今后郝公公但有吩咐,但管直言相告?!?
“哈哈,好說好說。反正以后就得同舟共濟了。只是這接下來一步,將軍打算如何去走?”
“郝公公,我們營里有大量的將士,都是之前在畿南三府當兵的,而上次北上勤王的時候,因為害怕清軍的再次入侵,會再度侵犯畿南一帶,有大概數千百姓,遷移到了水源條件比較好的濟南府一帶和登萊的福山一帶。鹿安每日聽聞到的報告就是,將士們聞聽清軍的前鋒已經東指,大家的心理壓力很大,希望盡快地向東進軍,攔截清軍的人馬,保護自己的同胞鄉親們?!?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可是咱家聽說清軍戰斗力強悍,并且人馬眾多,請恕咱家有話直說,以張將軍所部的實力,恐怕還遠遠不是清軍的對手。為將者應該牢牢控制住將士,而不能被將士們的情緒所左右,請張將軍深思之。”
郝為出言勸道。
“郝公公說的有道理,但是身為軍人,眼見著外族在自己的國家領土上肆虐,而無所作為,鹿安覺得這是一種恥辱。獨身抗敵是有很大的風險,但是一旦取得一定的戰果,也是最容易為朝廷所知。鹿安相信,郝公公來到我們盧龍援兵營,想必也是希望我們營能夠斬獲更多,榮立更多的軍功吧?!?
“那是那是,咱家自然是喜聞樂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既然張將軍執意如此,那咱家就舍命陪君子。等過完春節,我等先前往120里外的威縣大營,向趙總督報道。如果他同意更好,他不同意的話,然后咱家來操作,定讓咱們盧龍援兵營可以單獨向東行軍?!?
“那鹿安就替營中將士們謝過郝公公了?!?
之后兩人相談甚歡,次日送別兵部官差時,張鹿安還是不得不從自己的逐漸見底的營中財物中,分出一部分送給官差當作程儀,至于郝為和王公公那邊,自然也是少不掉的。
這是大明的慣例,張鹿安暫時也無法例外。
人啊,很多時候都會活成自己所討厭的樣子。
(本章完)
明末之白衣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