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兼顧萊州青州建營
張鹿安送別張登科與和應薦后,返回堯山大營處理組建青州營的相關事宜。
按照朝廷的旨意,盧龍援兵營再次成為過去,以張鹿安為首的青州營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
青州營額編5000人,但是如今僅剩下千余人,是該快速地補充一些兵員和裝備了。
第一步,當然還是傷兵問題,近八百多名傷兵患者,由祿青山帶著不滿編的左翼部和右翼部護送下,聯系到已經到達萊州港口的顧國棟,將八百名傷兵、患者護送北煌城島進行治療和休養;
第二步,讓祿青山在萊州府樹立招兵大旗,就地招募兵員,所需錢糧物資,一部分由青州府騰挪,一部分自籌;
第三步,張鹿安通過一系列戰斗,嘗到了漢中士兵的甜頭,派人去漢中,通知白貴和倪本初,讓倪本初帶著之前留在漢中進行治療并且業已康復的傷兵,加上新近招募的士兵,沿著漢水東下、走長江航線,停留浮山補充武器裝備,然后走京杭大運河、淮河云梯關,再走海路,將士兵全部運往芝罘島,然后再向青州進行轉運;
第四步則是讓劉欽、朱文進和陳其美三人,到濟南去募兵500人,畢竟濟南一地目前居住的人群中,很多人都是張鹿安之前從建奴手中解救出來的老百姓,政治基礎較好,讓劉欽、朱文進等人利用鄉音的優勢,再挑選500人出來,問題應該不大。
事實也跟張鹿安所設想的一樣,招兵過程還算比較順利,因為這個時代由于繁重的賦稅,種地是不賺錢的,還要忍受被各種地痞流氓和土匪欺負,老百姓種地的意愿不高。
而當兵就不一樣了,雖然有生命危險,但是在亂世當中,留在家里都有可能被土匪殺死,還不如去軍中從軍,有軍餉拿,而且張鹿安的名聲非常好,從不克扣軍餉,尤其是在朱文進和陳其美現身說法的情況下,更是對青州營比較歡迎。
光是濟南府一地就有兩千人應募,張鹿安本來打算只招募500人的,后來招收人數增加到1000人;
而萊州府的募兵情況就更好了,至少有一萬多人應募,可以很好的優中選優進行挑選。所以祿青山也很快就完成了招募2000人的計劃。
只是問題也很快出現,那就是萊州的士兵不愿意離開萊州城,原因是大家都知道建奴大軍正在膠東一帶肆虐,大家害怕萬一萊州城被攻下了,到時候自己的家人會受到傷害。
祿青山將這種情況向張鹿安做了匯報,以為張鹿安會不同意,沒有想到張鹿安直接同意祿青山留在萊州,將左翼部和右翼部直接劃歸祿青山管轄,所需軍餉物資由青州營負責供給,除了現有軍官以外,司把總以下的缺額部分,由祿青山自行決定任免。
祿青山得知張鹿安的安排后,對于張鹿安的信任非常感動,自己出面向萊州府官府方面爭取到了一定的糧餉物資。
只是如此一來,萊州擴軍的結果,無法為青州營帶來合力,青州營的人馬還是兩千多人。
因為后勤和糧餉方面的壓力,這兩千多人已經是此時張鹿安所能承受的極限了,為了能讓這兩千人馬發揮出巨大的戰斗力,張鹿安決定首先重組勇騎部:
在原勇騎部千總金百里、司把總彭心見和仇有亮全部受傷,親民官倪本純陣亡的情況下,決定將受傷輕微的副千戶賈得勝提拔為新任勇騎部的千總兼任親民官,全權負責勇騎部的管理工作;
新近投靠的蒙古人巴勒出任副千戶一職,全權負責整個勇騎部的騎兵訓練工作;
以巴特爾、巴布和來長林分別出任左、中、右司司把總的職務;
將巴勒、巴特兒、巴布三人帶來的48名蒙古騎兵,平分到三司,再吸收部分保衛司、親兵司的士兵,戰馬方面則是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