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消沉。
吳三桂便任命吳國貴為關城主將,接替了高第的位置,讓吳國貴指揮著原山海關的將士以及吳軍一起進行戰斗。
素來戰場嗅覺靈敏的吳三桂,此時嗅到了危險的味道,一旦高第投降了李自成,里應外合的話,那他就完蛋了。
吳三桂因此委派部將吳三汲率領三百精銳,死死地盯著高第的一舉一動,防范高第有不軌之舉。
同時再次派出自己的心腹干將楊坤和郭云龍,向東趕到東面不遠的清軍大營,再一次請求清軍立刻出兵支援作戰。
可是楊坤和郭云龍說明來意后,清將尼堪還是如往常一樣,表示必須得等到多爾袞親王趕到后,清軍才能出兵;
另一員清將朱瑪喇甚至大言不慚地說道:
“回去告訴你們家主子,老是那么被動挨打有什么意思?
應該主動出擊,如果你們主子主動出擊,在一片石這邊與順軍交戰,到時候我們大清鐵騎就可以更快地對你們進行援助。
你們知道的,我大清更擅長的還是野戰。
另外,為了防止你們使詐,讓楊坤留下來作人質,郭云龍你一個人回去跟吳三桂說。”
郭云龍回到山海關后,把清軍的舉動一五一十地報告給了吳三桂。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多爾袞王爺在什么地方?”
吳三桂問道。
“屬下不知道,不過尼堪大人說了,等我軍把順軍引到一片石后,多爾袞王爺自然會愿意見你的。”
“也就是說多爾袞和清軍主力都是埋伏在一片石附近?”
“屬下不敢確定。”
“恩,那如何區分敵我?”
“尼堪大人的意思是讓咱們的人,把三尺寬的裹足布綁在肩膀之上,以示區分,沒有裹足布的人,一律視同敵人,戰場上格殺勿論。”
“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
吳三桂隨后把主要的部將召集起來開會,會后決定由吳國貴、孫文煥率領一萬關寧軍和剩下的一萬余山海關守兵,留下進行防守;
吳三桂率領主要部將吳國柱、衛之屏、張光祖、郭弘魏、佟師圣、張國忠、胡亮、何起鳳和傅文元等將,率領精兵一萬五千人,在按照清國人的要求進行準備后,趁著夜色打開了北面的威遠門,令游擊胡亮率領精兵在前為先導,把正對面疲憊的順軍沖垮,掩護吳三桂率領大隊人馬出城。
吳三桂的突然出擊,打的剛被換下來休整的唐通又一個措手不及,唐通繼續發揚自己的一貫特點,趕緊向后跑去。
吳三桂便帶著將士在后面死命的追擊。
而得到消息的順軍前敵總指揮劉宗敏,當即點起大軍五萬人,親自帶領跟在了吳三桂所部的后面。
并且傳令唐通不能再退,要在前方堵住吳三桂,他再從后面尾擊,務必把出城的吳三桂給剿滅在一片石一帶。
吳、順兩軍之間的最后一場大戰一片石之戰即將爆發!
(本章完)
明末之白衣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