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殺安邦天道輪回
而清國寧海城(即金州城)內的備御查蘇喀,聽完了圖占的匯報以后,心中更是疑竇叢生,畢竟東江陷落這件大事,之前只是傳聞,但是現在基本上實錘了,他作為邊境官,應該第一時間將確切消息向留守盛京城的內大臣、盛京總官何洛會報告,請示具體的處置辦法。
為了加強自己看法的說服性,查蘇喀命令圖占親自帶兵,護送吳家喜一家三口,前往盛京城,接受何洛會的質問。
查蘇喀也沒有坐以待斃,而是令部下高三洲和姚智義二將全部留在城內,并從附近征調了1500名牧民壯丁進入城內加強防守。
對于這些變化,吳安邦是沒有太多的心里準備的。
這段等待的日子,對于吳安邦來說,是異常煎熬的,一開始還好,但是越往后面,大營內竟然都在咒罵吳安邦不是人養的,營內已經把戰馬和牲口都吃完了,眼看就要斷炊,誰還會管你是不是長官?
哪怕要被處以軍法,臨死前也得罵一頓,過過嘴癮。
吳安邦知道這時候是不能強制管理的,否則一定會適得其反,當前最重要的事,還是為了取得糧食。
但是吳安邦的部下開始逐漸失控了,他們走出軍營,進入山里捕捉野味,侵入蒙古牧奴的帳篷里,掠奪一切,包括女人。
當牧民們向查蘇喀哭訴的時候,查蘇喀壓根沒有覺得是自己沒有調撥糧草造成的,而是加深了對吳安邦的憎恨。
另一邊的何洛會接到東江陷落的消息后,并第一時間詢問吳家喜后,立刻向北京城發去八百里加急的奏報,并進一步說明明軍有進一步攻擊遼東的可能性,在效仿東江故事。
身在北京城內的多爾袞對于這件事有些嗤之以鼻,畢竟清軍在戰場上實在是太順利了:
山東和山西兩省幾乎兵不血刃就被奪取,等到清軍休整數月以后,夏糧和秋糧相繼運到了北京城,多爾袞便命令自己的親哥哥阿濟格率兵一萬人為西路軍,進攻具有百萬大軍的大順李自成;
命令自己的親弟弟多鐸率兵一萬一千人為東路軍,南下經河南后準備進攻弘光政權。
從戰場上的消息來看,無論是阿濟格還是多鐸,傳出來的軍報,幾乎都是以少勝多的戰例,無論是順軍還是南明軍,戰斗力根本不值一提。
多爾袞壓根就不信,明軍還能騰出手來去攻下東江?
如果沒有張鹿安的存在,多爾袞的想法就是絕對沒問題的。
經不住何洛會的第二次報告,畢竟何洛會是不敢說謊的,多爾袞于是派遣固山額真葉克書帶領2000名滿洲騎兵,返回盛京城,協助何洛會控制遼闊的遼東大地。
葉克書還帶來多爾袞關于吳安邦的處置意見,意見很明確就是: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這也是大清國前期的一貫主張,那就是對于漢官群體,抱有深深的偏見,從努爾哈赤時代到皇太極時代,殺掉的漢官和戰死的漢官幾乎是等同的。
直到順治中后期,這一狀況才有所好轉,因為順治皇帝需要更多的漢人文武官員來維持統治,但是即使是順治,也是更加相信的是遼東漢人。
有了多爾袞的明確意見,何洛會心中有數,為了給查蘇喀壯膽,讓圖占多帶了三百名騎兵一同回到寧海城,待事情完成后,再讓這批騎兵自行返回盛京。
與此同時何洛會則是對吳家喜大加表彰,給吳家喜在盛京城安排了住房,還給他安排了文吏的工作,只是仍然派人嚴密盯著吳家喜,吳家喜每日都是照常上下班,從來沒有任何異樣,數月以后,何洛會逐漸放棄對吳家喜的懷疑,撤去了監視人員。
卻說圖占帶領三百名騎兵回到寧海城中后,查蘇喀是信心大增,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