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陣的布置花了幾天的時間,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陣眼的位置比較難確定。
不僅僅是位置上需要進行確認,怎么去到陣眼的位置也是一個問題。并不是所有的陣眼都在可以直接抵達的位置的,其中不乏一些地方需要李行空親自打個洞下去。
甚至有的陣眼位于海洋中間,上不挨天,下不及地,這些都需要額外的小陣法來輔佐固定位置,一通忙碌下來,這大陣的布置確實花費了不少的時間。
不過好在這些事情只是有些耗時罷了,倒是沒有什么太大的難度。
將陣眼全都布置完成,這大陣的準備工作還沒有結束。
畢竟陣法布置下去是給人來用的,這大陣的陣眼位置比起四海調天陣來太過偏僻了,用來當做主控進行對陣法的操作還是有些不太方便。
對此,李行空想了一個更好的辦法。
他要煉制一套法器,專門用來勾連大陣,對大陣進行控制。
只要這法器在手上,即使人不在陣眼位置,也可以通過這法器對整個大陣的效果進行控制。
這法器的煉制要比預想的還要簡單。
畢竟它本身的功能并不復雜,又不是像洛書和飛劍一樣,自身需要實現很多功能,它只要能起到一個遙控器的作用就可以了。
一個遙控器,它的技術含金量自然不會很大,煉制起來的難度也沒有很高。
只是花了半天的功夫,他就將這簡陋的控制法器煉制成了,不過為了方便神州這邊的人使用,他沒有將其煉制成一個整體,而是借由大陸板塊原本的劃分,將控制法器分成了幾份。
有之前的因素在,李行空在煉制法器的時候也有一些惡趣味,那就是會下意識的將自己煉制的玩意和神話聯系在一起。
本身只是功能有些相似,但在李行空的刻意仿制之下,那法器和傳統的神話就結合在了一起,在修行興盛的今天,讓神話成為了現實。
大陣的控制模塊一共分成了九個部分,李行空在開始煉制的時候就想好了這玩意對應的神話原型——九鼎。
相傳,九鼎是大禹所造,象征著天下九州, 夏 商 周 三代奉為象征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而在后續的戰亂與歷史的變遷之中,九鼎漸漸失去了蹤影。
九鼎是國之重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李行空這大陣的控制器,每個都可以控制一大板塊的變遷,無論是山河易道,還是滄海桑田,只要掌控著這控制器,那就都可以實現。
大陣對于地星的重要性是個人都能看個明白,這控制器鑄成的九鼎也確實名副其實。
掌握其中之一,便能掌控一洲之地,這可不是在說笑。
這玩意放在地星之外,可能就是一個裝飾品,但它只要在地星上,哪就是稱為神器也不為過。
至于說大小,那就沒必要刻意還原了,這玩意的大小整個差不多就行了,沒必要在外觀上刻意的吹毛求疵。
不過即使如此,當九鼎鑄成之后,依舊占據了不少的空間,每個鼎都有半人高,大小和一張桌子差不多。
而當使用法力激發鼎內的紋路的時候,整個鼎就會投射出它所對應陣法控制的大陸模塊模型,而在這模型之上,便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對整個板塊進行任意揉捏,將大陸搓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陣法以及配套的九鼎搞定之后,李行空這才松了一口氣,畢竟這玩意可花了他不少的功夫。
陣法練成了,那下一步要干什么自然不用多說。
李行空先找到了代表亞洲大陸的鼎,將其催動了起來。
整個鼎的上空緩緩出現了一個大陸板塊的模樣,只不過它和我們常見的地圖模塊相差甚遠,除了地表之外,還有大量的地下結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