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會議室開會。”
“好的,我這就去辦。”
此時,在訓練營中,眾人居然沒有訓練,主要是銀凡的建議,得到了所有教官的認同。
大家深知,航天站對抗賽的重要性。
這場比賽,不僅關乎他們個人的榮譽,更關系到藍星的未來。
既然,銀凡的建議是最好的,大家當然聽他安排。
這次的比賽不同于之前,制造的機甲不允許攜帶零配件,也不允許帶任何圖紙。
但允許攜帶制造的設備,以及各類原材料,所以難度可想而知。
往屆,啟蒙班是大家分工,在規定的時間內,造出一個小型機甲。
全程比賽就靠這一臺機甲,所以單人賽輸多勝少,團隊賽以一敵十,結果可想而知。
但這一次,有銀凡這個怪胎在。
他自己一個人,就能制造出一臺機甲,而且性能是制式機甲的一倍。
要知道,以前啟蒙班制作出的機甲,只是最普通的機甲,性能能達到制式機甲的一半,就已經很好了。
如此算來,他的一臺機甲,就頂的上以住的四臺機甲。
而另外九人合力,應該也能造出一臺,最普通的機甲。
所以,在各位教官看來,這次可以相當于出戰了五臺機甲。
個人賽中,還有莫仙仙神技般的操控,也許還有機會能獲勝。
至于團隊賽,在教官們看來,獲勝機率不會高于百分之一。
最多,不至于像以前一樣,輸的那么慘。
但當聽了銀凡的建議后,眾人都覺得,獲勝不再那么遙不可及。
只因銀凡說,只要眾人配合他,他有把握可以制造出十臺機甲,而且是性能比制式機甲高一倍的那種。
眾人都覺得,銀凡的話,仿佛是一道希望的曙光,照亮了他們原本迷茫的前路。
于是,銀凡開始分工。
兩人負責將所有礦石熔煉;
兩人負責繪制圖紙;
兩人負責將熔煉的液體打造成零件。
兩人負責將零件裝配成機甲;
一人負責調試機甲;
最后一位是銀凡自己,負責全程指揮和協調。
這次比賽制造的時間還沒定下來,以往每次都是在現場抽簽決定,最少三天,最多七天。
銀凡計算過了,以目前大家的能力來看,制造出十臺機甲大約需要五天。
這五天的時間,銀凡覺得需要像一場馬拉松比賽一樣,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家全力以赴,不能有絲毫的松懈。
而他自己,則要像一個指揮若定的將軍,統籌全局,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順利進行。
如此這般,方有可能完成十臺機甲的制造。
正所謂電絡頭條現天才,保駕護航親上陣;提出建議得認可,分工配合造機甲!
傳世之凡仙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