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美少年拿著周大智給他畫的圖,帶秦風離開了周家村。
不過,在離開蕭瓊枝家時,他特意讓周大智捎話給蕭瓊枝,表示自己之前一再拿以身相許跟她開玩笑,確實不對,下不為例,又特地讓秦風從他住處,找來幾本幼學啟蒙書,送給她,當是賠禮。
蕭瓊枝得知后,倒是對美少年多了幾分好感。
接下來,白天,周大智會在上午抽半個時辰,教她學幼兒啟蒙書上的字。
其余時間,周大智基本上是在田間地里挖鰍魚、黃鱔,以及還沒被翻挖干凈的小土豆、小紅薯。
偶爾,周大智還會上山打獵,主要是獵的兔子、野雞之類小動物,運氣好的話,能摘回一小背簍的野柿子或者野柴李(其實就是一種野生板栗,只是板栗顆粒很小,往往才小指尖那么大。)。
蕭瓊枝覺得有趣,有一回纏著要跟過去,楚蕓娘不同意,理由是山上蚊蟲蛇蟻黃蜂都多,叮咬到了,易得要命的急病,太危險,得等到冬天,這些東西都冬眠了,或者藏起來了,才能去。
蕭瓊枝覺得在理,沒有堅持。
她在跟周大智識字讀書之余,每天要么看楚蕓娘忙活;要么帶著大丫、狗子、石蛋,到田埂上去逮蚱蜢、到溪水邊去抓小魚兒;要么跟著周大智外出,去田里幫他找鰍魚、黃鱔洞或者去土埂找小土豆藤蔓、小紅薯藤蔓。
除此之外,她還做了兩件比較有意義的事。
第一件事,是提醒周大智,把被柳老潑婦打碎的那兩對玉鐲碎塊,打磨成十二生肖小掛件,拿到鄉里首飾鋪子寄賣。
很快被鄉紳家的小姐看中,換來半兩銀子,買回五十斤米,為改善家庭生活,作出了小貢獻。
第二件事,是指點周大智改建茅廁,鑿了塊四方石,做成蹲便器,又用好幾塊長方石,鑿成凹框,上下對接,鋪作下水道,從蹲便器尾部,接通到茅廁外面,再在外面的下水道底部,造個簡易化糞池。
從此,上廁所時,再不用提防蒼蠅撲面而來,也不會在低頭時,看到下面糞池里,無數蛆蟲蠕行的惡心景象。
轉眼到了月底。
楚蕓娘已經把跟布料店家約定的二十塊繡帕都繡好。
她讓周大智從周遠冬家借來牛車,帶上蕭瓊枝,拿上周大智近期捕獵得來的幾塊兔皮,以及用野雞毛扎出來的幾根漂亮雞毛撣子,趕往泉陂鄉鄉里。
布料店家對楚蕓娘繡的帕子很滿意,這次,索性一口氣跟她續訂了三個月的新約。
每月仍是要求繡二十塊帕子,估計這個店子一月繡帕的銷量,也就只有二、三十塊而已。
從布料店出來時,恰好趕上對面的鄉糧庫,有兩個人在張告示。
周大智感到好奇,帶著楚蕓娘與蕭瓊枝過去看。
告示上的內容不算多,就兩段。
上段講本月楚齊之戰中,楚國只有六十萬大軍,齊國卻有八十萬大軍,導致楚軍寡不敵眾,節節敗退,至今,已被奪走五座城池,死傷近二十萬。
而齊軍除了占領五座城池,死傷也遠低于楚國,只有十萬左右。
為了保家衛國,挽回敗局,收復城池,現楚國國君下令,面向民間征兵三十萬。
所有年滿18歲以上、50歲以下的成年男子,皆在應征之列。
凡主動報名從軍者,可全家免賦稅一年。
凡不從軍者,以人頭計算,每人加征皇糧三擔,在告示出來的七天內交齊,否則,全部抓去充軍,且不予享受全家免賦稅一年的優惠。
周大智看完后,發愁了。
家里現在只剩不足兩擔谷子,根本交不出又要加征的皇糧,他只能參選擇從軍。
但他一旦從軍,家里就剩下楚蕓娘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