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蕭瓊枝很肯定地點頭。
原來他們,是聽了自己之前讓陳府管家轉告他們的話,為了證明他們能好好配合,才說這么多的!
看來,正如鄭邦所料,他們的確是因為講究葉落歸根,怕跟著陳壽去南城,以后就會死在南城,無法魂歸故里,才故意把宅子價提得很高,讓人望而卻步。
這令蕭瓊枝不由想起了,自己在記憶中那個世界的外公、外婆。
他們在七老八十時,也是講究葉落歸根,堅持要生活在他們生活慣了的小城,誰也勸不了,誰也接不走……
“既然這樣,蕭小姐,你也不用繞彎子了,就直接開門見山地告訴我們,到底需我們怎么配合,才能既賣了這個宅子,又能讓我們,一直住在這個宅子里,不用搬去南城吧。”陳老太爺馬上也把目光轉向蕭瓊枝,一本正經地說。
“很簡單,你們只要同意,把這個宅子買給我,就可以了。”蕭瓊枝甜甜一笑。
“什么?原來你也是想來買這宅子的?”陳老太爺太吃一驚,跟陳老太夫人面面相覷。
蕭瓊枝連忙搖頭“不,我只是為了明年方便上縣學,打算在縣城買宅子。”
“原本,我比較看好,位于南大街后面羊角巷的一個宅子,因為它離縣學的距離,比較近,才一里路左右,價錢也比你這宅子便宜得多,只要一千三百兩銀子。”
“可是,莊宅牙行的牙保跟我說,你這個宅子盡管偏僻很多,價格又很貴,但是風水特別好,里面可以住人的屋子有近三十間。”
“我并不相信風水,但是,我需要屋子多的宅子,因為,我打算明年開春,供養我鄉里的三十來個、十來歲的孩子,跟我一起來縣學讀書。”
“你為什么、要供養你鄉里的三十來個、十來歲有孩子,跟你一起來縣學讀書?”陳老太爺聽到這里,很震驚,好奇地問。
“因為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有讀書的權力。他們想讀書,但是他們家里窮,沒錢供他們讀書,而我,運氣好,最近找到了一些掙錢的方法,有信心、有能力掙到足夠的錢,供養他們讀書。”蕭瓊枝淡定地說。
“我重孫子每年上縣學,光交束脩,一年就得近三十兩銀子。至于一個孩子一年的吃用花費,在縣城里,可不便宜。”
“我不拿我重孫子作比,就拿我孫媳婦的陪房作比吧,她是個非常勤儉持家的女人,但是,去年她跟我說,她三個六至十歲孩子,一年的吃用花費,要將近六十兩銀子。”
“等于說,如果你供養三十來個孩子上縣學,每個孩子一年的束脩與生活費用,要將近五十兩銀子。三十個孩子,加起來,就是一千五百兩銀子。”
“這可是一筆很大的錢,夠在縣城最好的路段,買兩個鋪面,或者在像我這宅子這樣、偏僻點的路段,買一個大宅子了。”陳老太夫人耐心地細細分析。
她以為,蕭瓊枝不知道,供這些孩子讀書,每年的花費,有多么昂貴。
蕭瓊枝很感動。
她早料到縣學學費,肯定不低,也早料到在縣里生活,生活費不便宜,但沒有料到,居然花費有這么高。
看來,以后得很努力、很努力地賺錢才行。
她低頭認真想了想,才語氣堅定地說“老太夫人,謝謝你告訴我這么多,不過,事在人為,我剛說了,我有信心、有能力掙到足夠的錢,供他們讀書。這事你不用為我擔心,我們還是一起來談談,如何既能”
“蕭小姐,關于你愿意供養三十來個孩子、上縣學的事,你的家人,都支持你么?”陳老爺突然打段蕭瓊枝的話,神情很嚴肅地問。
鄭邦不等蕭瓊枝答話,微微一笑,說“枝兒的爹從軍了,她現在跟她娘、她二叔和我一起生活。我們都很支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