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滕壺的爹克父母,對滕壺的爹一直不大好。
哪怕臨死前分家產(chǎn)時,五百畝地,十三個兒子,本來每人可以分38畝,結(jié)果,滕壺爺爺還非要學京中大戶人家的范兒,既分嫡庶,又分親疏。
最后,落到滕壺的爹手里的地,只有十五畝,這還是因為滕壺的爹是被大夫人帶大,大夫人幫忙給爭取到的。
滕壺的爹是一個老實巴交的人,當然,要不是這樣,大夫人也不會格外善待他幾分,愿意把他帶大。
只是,分門各過各的時,老實巴交就變成沒用了比如只會種田,不會做點其他手藝類雜活賺錢之類的。
而且,滕壺的爹命也不大好,雖然有十五畝地傍身,娶妻容易,但接連生了三個孩子,都是女兒,還都早夭了,臨到四十,才生下滕壺。
他把滕壺如珠似寶的疼愛,像大叔這個貨郎,每次去籬落村賣東西時,滕壺的爹娘總要挑幾樣好東西,買給滕壺吃或者玩。
在滕壺五歲時,滕壺的爹發(fā)現(xiàn)滕壺對書本感趣,做出決定,送滕壺去上學讀書。
本來,以滕壺家的經(jīng)濟狀況,當時是沒多少錢一直送滕壺上學讀書的。
但是,滕壺的爹為了她,豁出臉面,去找大夫人磕頭,求大夫人幫一把,并保證等滕壺長大了、出息了,出嫁了,所有男方下的聘禮,一定全部都送給大夫人,永遠把大夫人家當娘家。
大夫人看滕壺長得有幾分老實樣子,又比較乖巧,恰好大夫人自己的三個兒子,生的都是孫子,沒有孫女,就把滕壺當孫女一樣認下了,把她接進家里教養(yǎng)、送她去鎮(zhèn)上讀書。
那一陣子,每當大叔去鎮(zhèn)上走街串巷叫賣時,總能在早上遇到滕壺去上學,在下午遇到滕壺下學。
而滕壺每次遇到他,都要甜甜地笑著叫他大叔,給他問好。
有一次,大叔去大夫人家送東西,恰好看到滕壺在蕩秋千時,被一個頑皮的小少年,舉著竹竿打,嚇得從秋千上甩下來,后腦勺磕在塊大石頭上,血流如注。
剛才左方分析的關(guān)于滕壺后腦勺的那道較大的疤痕,就是這么來的。
寒來暑往,轉(zhuǎn)眼滕壺由在鎮(zhèn)學讀書,變成了在京中女子書院儲秀書院讀書。
大叔往往只能在每個月底時,才能在滕壺從書院回家的路上,遇到滕壺。
三年前,有一次,他發(fā)現(xiàn)滕壺的右手似乎受傷了,纏著厚厚的紗布,就問滕壺怎么了。
滕壺答,是在射藝課上,被頑皮的同窗不小心射傷的。
總之,大叔說完種種關(guān)于滕壺的往事后,包括蕭瓊枝和所有在場的其他女子,都有一點唏噓。
大叔說得沒錯,這個滕壺,確實有可憐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