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那些精心制作的新工具,李閑內心深處那原本就蠢蠢欲動的創造力,此時就如同決堤的洪水一般,以一種不可阻擋之勢洶涌澎湃地迸發出來。
他的目光不再僅僅局限于現有的那些小小的成果,而是如同展翅高飛的雄鷹,投向了更廣闊、更充滿未知和挑戰的領域,心底里強烈地渴望著去探索更多未曾涉足的可能。
在一個寧靜而美好的清晨,當那一縷縷溫柔如絲的陽光,宛如一雙雙輕柔的手,輕輕地撫摸著森林的每一個角落,為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披上一層金色的紗衣時,李閑像往常一樣悠然地漫步在這片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土地上。
就在這時,一個新奇而大膽的想法如同閃電般劃過他的腦海——用泥土制作陶器。
這個突如其來的念頭一經出現,便如同一顆生命力頑強的種子,在他的腦海中迅速地生根、發芽,一種強烈的沖動驅使著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刻將這個想法付諸行動。
他沿著那條蜿蜒曲折、布滿青苔的小路,步伐輕快而堅定地朝著森林附近的河邊走去。
清澈見底的河水潺潺流淌,水波輕輕蕩漾,發出清脆悅耳、宛如仙樂般的聲響。
河邊的泥土濕潤而柔軟,散發著淡淡的泥土清香。
李閑懷著滿心的期待蹲下身來,用那雙粗糙卻充滿力量的手仔細地觸摸著泥土,用心感受著泥土的細膩質地。
他那敏銳而專注的目光在泥土間快速地穿梭、探尋,仿佛在尋找著隱藏其中的寶藏。
終于,他找到了那夢寐以求的細膩黏土,臉上瞬間綻放出如孩子般純真而興奮的笑容。
他滿心歡喜地將黏土一捧一捧小心翼翼地收集起來,裝入隨身攜帶的那個略顯破舊卻承載著希望的布袋中,然后帶著這份沉甸甸的收獲,邁著輕快的步伐匆匆返回家中。
一回到家中那個充滿溫馨的小院,李閑便迫不及待地開啟了他充滿挑戰與期待的陶器制作之旅。
他滿心激動地把黏土從布袋中取出,輕輕地放在一塊經過精心打磨得平整光滑的石板上,隨即開始用力地揉搓起來。
他的雙手沾滿了黏土,隨著他不斷地揉動,那原本毫無規則形狀的黏土漸漸變得均勻而富有韌性,仿佛被賦予了新的生命。
“我一定要做出最漂亮、最實用的陶器!”李閑一邊全神貫注地揉著黏土,一邊在心中暗自下定決心,眼神中閃爍著堅定而熾熱的光芒。
接下來,便是整個制作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塑造形狀的步驟。
李閑的腦海中如同播放電影般清晰地浮現出各種不同用途的陶器模樣,有那圓潤光滑的碗、寬闊平坦的盤、敦實厚重的罐等等。
他滿懷信心地先從碗開始嘗試,試圖將手中的黏土巧妙地捏成一個完美的圓形碗狀。
然而,事情的發展并沒有他在腦海中預想得那么簡單和順利。
由于這是他的初次嘗試,對于黏土特性的掌握還十分生疏,他總是無法恰到好處地控制黏土的濕度。
要么因為黏土過于干燥,導致其在塑形的過程中難以隨心所欲地變化形狀;要么因為黏土太過濕潤,使得剛剛塑造好的形狀軟塌塌地無法保持穩定。
而且,在用力塑造的過程中,對于力度的精準控制也成了一個難以跨越的難題。
不是因為用力過猛而把黏土壓得過于單薄脆弱,就是因為用力不均而導致形狀扭曲變形,完全失去了原本設想的美觀和規整。
“哎呀,怎么會這樣?”看著手中那完全不成形、與想象中相差甚遠的黏土作品,李閑忍不住懊惱地抱怨道。
他滿懷期待精心制作的第一個碗,在干燥的過程中無情地出現了一道道觸目驚心的裂縫,那些裂縫就像是一道道深深的傷口,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