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今朝在這個項目上是建設了全新的理論,但學習了這么久,也該學會了。
萬靈和馬因都點頭。
至于說起新的想法和主意,萬靈還真的有想法,她問:“現在我們知道《春信至》《少年游》和《江湖客》都是一個世界觀下面的故事了,但是這個世界觀感覺還是有很大的發揮余地的,我們可以創造除了這三本書之外的內容么?”
也就是基于這個世界觀,創造全然原創全息世界。
有點寫同人的意思。
祝今朝只想過,之后譬如肯定還是會在這個世界觀下面可能不同的時間軸,創作新的故事,但那應該是蠻后期的事情了,現在就等《江湖客》完結,祝今朝好寫《問蜉蝣》來的,所以在交代的東方元關于世界觀大整合這件事上的時候沒有說過譬如之后還可能會創作新的故事。
沒想到萬靈能想到這個方向去。
哪怕萬靈想到的是別人來寫這個世界觀之下的故事,而祝今朝的計劃是自己來寫,但那也算是一種殊途同歸——自己招人的眼光可不就是一如既往地好么,居然能夠招到一個思維這么同頻的小伙伴,這其中的高興,迸發出來是多么簡單的事情啊。
“你覺得可以嗎?”
祝今朝很高興,但還是要裝作不動聲色的樣子,就是這么個臭毛病。
萬靈既然都想到了這兒,那肯定是對于這件事有自己的想法咯。
祝今朝問了,她也有想法,祝今朝的語氣聽著也不像是在反對,那萬靈就大膽:“我覺得可以吧?世界觀是一個概念性的東西,體現到全息世界上,其實內容很廣闊,我們都能夠通過精神支點和精神鏈將我們創造的不同的全息世界統合在一個世界觀下,那其他的創造者也可以復制這個行為,到時候這個全息世界,說不定還真的能變成精神上的第二世界也說不定。”
顛覆性是真的顛覆性,祝今朝是第一個嘗試鏈接非功能性的全息世界的人,提出了這樣的嘗試,那勢必就要有相應的理論支撐,這些事件,萬靈和馬因就是學習這些被震撼住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新鮮的知識接觸多了,腦子也更新鮮了,萬靈的聯想也變得多了起來,所以才和祝今朝提出了這個想法。
提出來的時候,她還是覺得很妙,所以說起來也還是信誓旦旦,越說越激動,只等說完了,才想起來忐忑,怕被祝今朝否定。
當然,她的忐忑注定會是多余的。
祝今朝怎么可能會否定這個和自己的想法同根同源的觀點呢?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她說:“其實我和譬如老師也討論過這個問題,我不知道你們看書有沒有東方看得這么細,但如果能看到他那個程度,應該就能看出來,譬如老師在這個世界觀下,還會有新的故事的布局的,只不過她的創作計劃目前不在這塊,所以我們初步的整合沒有去考慮這部分。”
“我那個時候想的是,只要是一個體系的,符合世界運行的邏輯,等譬如老師的新書出來之后我們再考慮創造新的全息世界,并且再整合到《浮生語》當中,這么看這一個過程,你覺得和你提出的這個理論是不是相同的?”
祝今朝:“我們是沖著真的創造一個世界去的,但是我們又不是真的創世主,靠咱們這幾個人怎么創造世界啊?肯定是需要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的。”
這樣的全息世界其實已經有前例了,那就是因為粉絲舍不得,至今都沒有完結的《百夢集》。
《百夢集》也是有大綱的,可是因為參與的人多了,作品的可能性也就多了,大綱也隨之被豐滿了不少得血肉,隨著全息世界的發展不斷在發展著。只是,《百夢集》說到底還只是一個全息世界,和《浮生語》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祝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