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珍的《如日中天》,讓祝今朝的進步之心更加蓬勃了不說,更重要的是,祝今朝還從中獲得了靈感。
《如日中天》這個全息世界可以模擬第二人生,那為什么其他全息世界不可以呢?
對于每一個體驗全息世界的人來說,進入到這個全息世界里,她就是全新的身份,將要經歷與自己的現在過著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故事,最后擁有截然不同的新人生,誰能說這不是第二人生呢?
祝今朝只需要做到,讓進入到這個劇情全息世界里面的人,自我意志不會隨著劇情的發展融入到角色的意志當中就可以了。
這也是實現設想的唯一難點。
好在,也不算太難,至少不會難住祝今朝。
她有和李知珍就《如日中天》好好溝通,發掘李知珍這個全息世界里所具備的規律,雖然完全不能照搬——《如日中天》歸根究底其實也不算是劇情類的全息世界,人家是游戲類、機制類的,當然不會有劇情類的全息世界這么多對于角色的束縛了。
同時,因為相對自由,所以這個全息世界也就有點相對不精彩,比較考驗進入到全息世界的人的想象力。
如果是想象力很強的人,比如祝今朝,那體驗感就可以很好,因為她可以去想象到不同的職業會有什么樣的光景,自己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又會遇到什么樣的人和事。
可要是想象力不足,這些人也不是說沒有辦法體驗到本身人生之外的人生了,而是體驗到的只會是李知珍設想出來的。
按理來說,一個給想象力不足可能要患上空洞癥的人創造的全息世界,最后卻有這樣的缺陷機制,應該是比較大的問題才是,但是《如日中天》就是很火,它的火爆也不僅僅只是想象力很高的人捧出來的——只靠這些人的話,那是沒有辦法把這個全息世界的熱度做到這個程度的。
還是有很多想象力沒有這么強的人很擁護這個作品的,原因很簡單也很直接,就是因為李知珍的想象力很高,所以她創造的全息世界她設想到的各個職業的發展,已經遠超乎這些想象力不高的人了。
這不比自己想象到的更有分量?
沖著這一點,就足夠大家伙兒來支持《如日中天》了。
全息世界的呈現很依賴體驗者本身的素質,這一點對于《如日中天》這樣機制的全息世界而言當然是一種劣勢,但是對于祝今朝她們的《浮生語》而言,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為在《浮生語》并未有給體驗者留出多大的想象空間來,它有自己的劇情發展的,體驗者需要做的就是,在它原有的劇情發展中找準自己的定位,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執行接踵而至的各種事件。
穿書的人不必要去想自己接下來會遇到什么樣的劇情,因為劇情是客觀存在的,是早已經就知道的,所以就免了這一個過程。
其他人在面對兩個全息世界的設定的時候會想到什么祝今朝難以預測,但是她想象力強大,可以想到把《如日中天》的機制和自己的內容結合起來,并且還整合上將來會依次推出的全息世界,把《浮生語》打造成一個真正的“世界”。
可想而知,將來這會是怎么樣一個具備里程碑意義的全息世界。
【茯苓陳心:朋友們,我從《浮生語·春信至》里出來了,有什么想問的可以問,不過我建議你可以自己去體驗一下,第一個章節免費!】
【第一個章節免費......我當年就是上了這個免費的大當!從此陷入還看今朝的甜蜜陷阱中不可自拔了。】
【此生有涯:下班后體驗,但現在很好奇,怎么說?有沒有還原到小說的感覺?】
【茯苓陳心:具體的內容我就不劇透了,真的可以說完全顛覆了我對《浮生語·春信至》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