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凱拍拍姜山的肩膀,沒有說什么。
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這一路是多么的艱難。
營長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跟他們商量,他也不是很情愿。
部隊里按部就班是一條比較穩(wěn)妥的路,改革有利有弊。
一個弄不好就弊大于利。
當時營長說的是,最次最壞也就保持原樣,可做好了伙食就大幅度提升。
這個大幅度有多大呢?營長吹的牛在天上飛,他們也就信一半。
隨著時間的推移,營長說過的話一句句實現(xiàn),等吃到了自己嘴里,才有了真實感。
這中間走每一步前頭都有無數(shù)個決定等著你做。
開始大規(guī)模養(yǎng)殖的時候,飼料是最大的問題。
三營的人滿山滿地里割草喂豬喂雞,地里的莊稼桿子葉子還得分開處理,能做飼料的都得好好收拾了留著冬天用,沒用的才當柴火。
營長搞的這個現(xiàn)在想來,真是一個大工程。
因為有營長在前面帶頭,后面的兄弟們只聽指揮也不用多想只干活就是。
大家伙干勁十足,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營長一開始就大幅度的提高了伙食的標準。
因為條件有限,用現(xiàn)有的食材。
水塘里的魚、雞蛋、豆腐成了三營飯桌上的家常便飯,一天出現(xiàn)一樣,三天輪一回。
這個標準就挺高了。
只能說營長給的甜頭大大的調動了兄弟們的積極性,你信不?我不怕你不信,睜大眼睛看看你吃的是啥。
當時他們都沒多想,只悶頭干活,現(xiàn)在回憶起來,發(fā)現(xiàn)他們還挺厲害的,真讓他們給干成了。
·
三營的人突然特別受歡迎起來,總有人過來熱情的跟他們說話。
問東問西,也沒什么隱瞞的,都是明面上的東西。
“怎么回事啊,說說唄?”
“你們是因為修路才吃好的嗎?”
“沒有多好,也就那樣吧。”
“你們只看我們吃的了,沒看到我們后頭干了多少活?!?
“對對對,這叫多勞多得。”
“你這詞不對啊,什么跟什么啊,別瞎說!”
“一句兩句說不清楚,這里面彎彎道道挺多的?!?
“那你就慢慢說,俺們又不著急?!?
“是啊,一句兩句不行就三句四句,還不行就五句六句。”
“快點,別磨嘰啊,都等著呢。”
“等個鳥,沒啥好說的,問我們營長去!”
“你個敬酒不吃吃罰酒的,來一場!”
“你別不自量力,小爺我現(xiàn)在一個手指頭就能掀翻你,警告你,別自己找不痛快?。 ?
“娘的,誰怕誰??!”
“行了,說兩句就得了。”
王海濤輕飄飄一句話,底下的人立馬跟鵪鶉似的,老老實實的。
這是純粹的武力壓制。
去年三營被選走的那二十個人,回來之后直接被姜山拿來當教官用了,不用白不用。
這群人經歷了那一場真正戰(zhàn)場上的腥風血雨的洗禮,練起人來沒有一個手下留情的。
深諳的一個道理就是,訓練場多流汗,戰(zhàn)場上少流血。
多練練沒壞處。
“切磋切磋,點到為止。嗯?來唄!”
“還點到為止,你以為比武呢!”
邊上圍著的人都在起哄。
“不敢???”
“別慫?。 ?
“就會嚇唬人!”
……
王海濤嘴里叼著根草,跟聾子似的一點沒聽見。
三營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