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和李海鷗倆人商量了一下,還是忍痛不去上工了,留下幫著做飯吧。
就梅子一個人忙活,娘是指望不上,不拖后腿就不錯了。
三個女人忙活了一下午,中間夾雜著崔琴的不滿聲。
“這是幾斤豬肉啊,不用都做了,留下一半。”
沒人聽她的。
王海霞也眼饞,可老三發(fā)話了,“娘,老三請了不少人,少了不夠吃。”
“你們這是殺了幾只雞啊?這個敗家的!”
“魚可以養(yǎng)著啊……”
王海霞家里燉的魚,李海鷗家燉的雞,這倆人都偷著留下了一碗,結結實實的一碗。
下午姜山還是先跟姜老漢提前說了一下,頭部受傷不能受刺激。
他以為會不好溝通,沒想到很好說話。
姜老漢就一句話,“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用跟我商量。”
姜山作為姜家最有出息的兒子,如果他想很多事情都能辦。
“分家的時候我不在家,這次回來把這事給辦了,白紙黑字的寫清楚,以后也別扯皮。”
“行。”
“我該給的錢都給過了,像這次這錢我就不出了,老四也掙錢了。你們出錢給他買的工作,他給家里的錢你們用來養(yǎng)老正好。”
“行,在家里花了了幾個錢。你娘說的難聽,你也別往心里去。”
“你們也不在家就這幾天,別搭理她吧。你在部隊好好干,比啥都強。”
“你平時沒空,讓竹子帶著九九回來也行。”
……
·
盆裝的燉肉、燉魚、燉雞,這家伙真沒見過這場面。
大隊書記姜長安書記,大隊長李懷忠,還有三位很長的長輩。
崔琴見到這些人就知道壞了,梅子不知道具體都請了誰,問兩個兒媳婦也都不知道。
問老頭子,就說老三愛請誰請誰。
老三請的這些客人都是家里有事需要做見證的時候才請的。
客人都過來了,崔琴先招呼客人。
男人一桌,姜老漢不上桌,在自己的躺椅上待著,他早就吃過了。
女人孩子們一張桌子,都是一樣的菜。
太陽落山天黑之后的夏天,家家戶戶都在院子里吃飯,涼快。
家里辦事肯定準備了酒的,不過呢,不能喝多。
一個個喝得醉醺醺的還怎么辦正事啊。
姜山挨個倒酒,“一人三杯,解解乏。”
小酒盅喝三杯醉不了。
姜長安聞著香味,口水都快流下來了,“大山啊,這次回來能多待幾天不?”
“一共七天假。”
姜土很有眼力見的接過酒瓶,“大山,來,給我,你們說話。”
“這部隊是不是比家里條件好點?聽說家屬院都是瓦房。”
“是瓦房,都是統(tǒng)一蓋的。條件也就那樣,沒法安排工作,也是自己種地種糧食吃。”
“孩子以后也在那兒上學?”
“對,離得不遠。”
男人桌上喝著聊著,問姜山部隊的事,姜山也問問隊里的事。
“大山啊,咱村里還有幾個好苗子,現(xiàn)在提干好提嗎?”
姜山想了想,“表現(xiàn)突出,是這塊料,就有機會。”
“當兵天天訓練也不容易。”
“可不,比種地難。是吧,大山?”
姜石和姜土也不插話,除了倒酒,就悶頭吃。
女人孩子那一桌,王海霞和李海鷗一心好幾用。
要豎著耳朵聽這邊說什么,又顧著孩子吃飯,自己也得多吃點。
他們這一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