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蒍賈(wěi jiǎ),字伯嬴,是春秋時期楚國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曾擔任楚國的司馬一職。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不僅在政治斗爭中扮演了關鍵角色,還在軍事上有著不俗的表現。蒍賈的智慧和膽識,使他成為楚國歷史上一個不可忽視的人物。本文將從蒍賈的生平、主要影響、軼事典故以及后世紀念等方面,詳細講述這位春秋時期楚國重臣的故事。
二、人物生平
1、早年經歷與智慧初顯
蒍賈的出生年份不詳,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出自楚國的一個顯赫家族——蒍(薳)氏。蒍氏家族在楚國有著深厚的政治根基,這為蒍賈日后的仕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蒍賈自幼便展現出過人的智慧,據《左傳》記載,當他年僅十三歲時,便對當時楚國的重要將領子玉(即成得臣)做出了準確的評價。他認為子玉“太剛則折”,不堪大用,這一見解在后來得到了驗證,子玉果然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最終引咎自殺。
2、力主抗敵與平息騷亂
楚莊王三年(公元前611年),楚國遭遇災荒,庸、麇等國趁機聯合群蠻、百濮反叛楚國。面對這一危機,楚國朝廷內部出現了遷都的聲音。然而,蒍賈卻力主出兵鎮壓,他分析道:“我們能去,敵人也能去,不如攻打庸國。麇國和百濮,認為我們遭受饑荒而不能出兵,所以攻打我們。如果我們出兵,他們必然因為害怕而回去。百濮散居各處,將會各回各的地方,誰還有空來打別人的主意?” 楚莊王采納了蒍賈的建議,最終成功平息了這場騷亂。這一事件不僅彰顯了蒍賈的軍事才能,也體現了他對國家利益的深刻理解。
3、政治斗爭與誣陷斗般
楚莊王六年(公元前608年),蒍賈在政治斗爭中又邁出了重要一步。當時,楚莊王欲削弱權族若敖氏的實權,便利用蒍氏、屈氏及公族聯合對抗若敖氏。斗般為令尹時,斗椒(斗越椒)為司馬,蒍賈則為工正(掌百工之官)。為了進一步削弱若敖氏的勢力,蒍賈誣陷斗般,導致斗般被殺。然而,這一舉動并未完全達到楚莊王的目的,因為斗般被殺后,楚莊王不得不啟用另一位出自若敖氏的斗越椒繼之為令尹。盡管如此,蒍賈還是因此被任命為司馬,得以滲透若敖氏的軍權。
4、與斗越椒的斗爭及被殺
楚莊王八年(公元前607年),令尹斗越椒和司馬蒍賈之間的斗爭愈演愈烈。蒍賈依仗著楚莊王的支持,多次誹謗斗越椒。斗越椒本就是個傲狠之人,他不愿坐以待斃,于是召集族人,預謀進行反叛。楚莊王九年(公元前605年),斗越椒終于發動反叛,蒍賈在這場反叛中被囚殺。他的家人為了避禍,遂選擇隱居。
三、主要影響
1、軍事上的貢獻
蒍賈在軍事上有著顯著的貢獻。他力主出兵鎮壓庸、麇等國的反叛,不僅成功平息了騷亂,還維護了楚國的國家安全和穩定。此外,他在擔任司馬期間,也積極參與楚國的軍事活動,為楚國的軍事力量建設做出了貢獻。
2、政治上的影響
蒍賈在政治上的影響同樣深遠。他通過誣陷斗般等手段,成功削弱了若敖氏的勢力,為楚莊王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王權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他也為自己的家族在楚國政治中爭取到了更重要的地位。
3、對后世的影響
蒍賈的故事和智慧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政治斗爭策略和軍事才能被后人所傳頌和學習。同時,他的悲劇結局也提醒著人們政治斗爭的殘酷和無情。蒍賈的一生,成為了后世研究春秋時期楚國政治、軍事和文化的重要素材。
四、軼事典故
1、一語成讖
蒍賈在年少時便對子玉做出了準確的評價,認為他“太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