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戚夫人,秦漢時期濟陰定陶(今山東菏澤)人,姬姓周王室之后,漢高祖劉邦的寵姬。她不僅美貌出眾,更以善歌舞、樂器、圍棋著稱,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有記載的女圍棋手。戚夫人因希望其子劉如意能被立為太子而卷入宮廷斗爭,最終在高祖劉邦去世后,遭到呂后的殘酷報復,與其子劉如意一同悲慘地結束了生命。她的故事不僅反映了古代宮廷斗爭的殘酷無情,也展現了女性在權力斗爭中的無奈與悲哀。
二、人物生平
1. 出身名門
戚夫人出身于名門望族,根據出土的漢代文物《戚伯著碑》記載,她一族為姬姓周王室的后裔。因衛國孫林父受封于戚邑而得姓戚氏。《百家姓考略》中亦有記載:“漢有戚鰓,高祖戚夫人父,封臨轅侯。”這說明戚夫人的父親戚鰓在漢朝建立之初有著顯赫的地位。此外,《文獻通考》還提到,漢朝建立之初北軍由戚鰓掌管,后來隨周勃誅滅諸呂的正是這支北軍。這些史料都證明了戚夫人出身于一個有著深厚政治背景的家族。
2. 寵冠后宮
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漢王劉邦在彭城兵敗后向西撤退,途經定陶時納戚姬為妾。戚姬以其美貌和才藝迅速贏得了劉邦的寵愛,并生下了兒子劉如意。后來劉如意被封為趙王,留居長安。戚夫人希望劉邦能立劉如意為太子,以延續自己的寵幸和地位。然而,這一想法遭到了群臣的竭力反對,特別是呂后的強烈抵制。最終,在留侯張良的計策下,劉邦未能如愿以償。
盡管立太子之事未能成功,但戚夫人在后宮中的地位依然穩固。劉邦晚年時期,對戚夫人和劉如意的寵愛有增無減。他甚至多次考慮廢黜太子劉盈而立劉如意為儲君。然而,由于群臣的反對和呂后的阻撓,這一計劃最終未能實現。
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高祖病重,戚夫人日夜侍奉在側,憂慮趙王如意的安危。她召見御史大夫趙堯尋求對策,趙堯建議選擇剛毅尊貴之人為趙王輔臣。于是高祖召來周昌委以趙相之職,令其輔佐如意。周昌受命后即刻赴趙國就職。
3. 楚歌楚舞與幽禁永巷
在高祖病重期間,戚夫人曾為高祖表演楚舞并唱起楚歌。她的歌聲哀怨凄婉表達了對自己和兒子未來的擔憂與無奈。然而高祖對此也無能為力只能默默離去。
高祖逝世后呂后掌權她立即囚禁了高祖的侍寢之妃包括戚夫人等人在內。戚夫人被囚禁在永巷中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她在永巷中做了一首《戚夫人歌》表達了對自己悲慘命運的控訴和對兒子的深深思念。然而她的歌聲和淚水并未能改變她的命運。
4. 趙王遇害與人彘之酷
呂后深恨戚夫人及趙王如意她先是將趙王召至都城欲加害之。然而由于孝惠帝的仁慈和保護趙王得以暫時幸免。然而好景不長孝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十二月呂后趁孝惠帝外出射獵之機毒殺了趙王如意。孝惠帝回來后發現弟弟已經去世悲痛欲絕。
接著呂后對戚夫人展開了更為殘酷的報復。她砍斷了戚夫人的手腳剜掉了她的眼珠熏聾了她的耳朵灌下了啞藥并將她扔在豬圈里稱為“人彘”。孝惠帝得知母親的所作所為后大病一場歷一年余未能痊愈從此對朝政心灰意冷不再過問。
三、成就和影響
1. 詩歌與舞蹈成就
戚夫人在文學和舞蹈方面都有著卓越的成就。她的《舂歌》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見于正史記載的五言詩之一。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她在永巷中的悲慘遭遇和對兒子的深深思念。它不僅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還反映了古代宮廷斗爭的殘酷無情。
此外戚夫人還是漢代女舞蹈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精于舞蹈既會跳當時流行、劉邦又極喜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