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晴當時看得心里堵,兩人明明深愛著對方,怎么就不能把事說開?怎么就不能再見一面?怎么就不能互通個消息?
這文看的吳晴實在是意難平,當時看完全文才明白小說名字的意思——
《將軍的將軍》,是顧時信大將軍用自己的命將了皇帝一軍。
而那狗皇帝哪里是坐擁江山,分明是顧時信以江山為牢,困住了他親手推上位的帝王,讓他想死都不能。
那顧時信也真是個作的,你讓我不好受,我就要加倍奉還!更是個狠角色。
還有皇上的七妹和九弟,也讓吳晴不好受。
七妹從小立誓要當女將軍,卻因著常年的征戰,臉上身上都留下了傷疤,至死不肯嫁人。
九弟十幾歲就被封了總理大臣,那就是革命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還不管接手什么事,都全心全力的為皇上三哥辦好。
他治理水患、絞殺邪教、平定邊疆……又對大位沒一點想法,最后積勞成疾,累死在狗皇帝之前。
也不怪赫連昊過繼了他的長子,并傳了大位。
一本書看完,吳晴當時很想給作者寄刀片。
哪有親媽這樣的?全員都只擁有過曾經的美好,又全都沒個好結局。
不想現在竟然穿到了這本書中。
初秋的午后,陽光透過稀疏的云層,灑下斑駁陸離的光影,為這古老的宮殿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輝。
微風,仿佛是自然界最細膩的畫家,輕輕搖曳著樹梢,帶來一抹不易察覺的桂花香,與空氣中的涼意交織,溫柔地穿梭在御茶膳房前的小徑上,輕拂過每一個行色匆匆或悠然自得的臉龐,仿佛能洞察人心,想悄然地帶走了人們臉上的疲憊與塵世的煩惱。
吳晴坐在古樸的木桌旁,手中捧著一碗溫熱的膳食。
這是她在宮中吃的第一頓飯,添了這碗回來,已經不像第一碗那樣餓了,她嗅了嗅才開始細細品嘗。
味道嗎?自是讓她這個小吃貨不由自主地瞇起了眼。
她享受著這份來自味蕾的慰藉,不再急于祭她的五臟廟。
食物的鮮美瞬間在口腔中綻放,吳晴細細品過,再吞咽下肚。
初秋的微風與蟲鳴形成了絕妙的搭配,讓人心曠神怡。
關于《將軍的將軍》那本書,書中內容她也基本都想起來了。
吳晴抬頭環顧四周。
坐在御茶膳房的人們啊!吳晴開始小口品自己余下的餐食,盡力掃視了全場,呵呵!都是打工人。
她當初故宮一日游時,在御茶膳房門口路過,只看了牌子上寫的內容,時間原因并沒有進去看,早知道會穿書,怎么也得把故宮逛明白了。
雖然現在穿進的不是明清時期的紫禁城,但看起來宮中各個部門的職能大致差不太多。
后悔也沒用了,對宮中一切都只有個大概印象。
作為一個小吃貨,吳晴當初走到御茶膳房時,還特意蹭了一會兒付費導游的講解,她記得導游說:
宮中主子們用晚膳是未時末的光景,大約是午后兩點左右。
宮女、太監等人就是申時初,也就是下午三點左右。
沒有小廚房的各宮,是由太監或者宮女到御茶膳房來提食盒回到各宮里,主子們是在自己宮里用膳。
有小廚房的各宮,小廚房做的吃食也是給宮中主子用的,宮人還是得來御茶膳房。
奴才是侍候主子用完膳,回來送食盒時再在御茶膳房這個大食堂里用。
而那個清宮劇里大名頂頂的“御膳房”,只負責給幾個正主子提供膳食。
正主子就是皇上、皇后和太后,如果有太上皇那也算一個。
御茶膳房里不只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