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說的話,在一步步成真。
進入第三局bp。
從彈幕到論壇再到聊天群,太多太多的韓國觀眾在發表意見。
覺得這個不好,那個不行。
一些心理脆弱的粉絲,甚至向漫天神佛祈求lgd能打得爛一點。
【相信eimy,他會神志不清的。】
【阿西八,lgd這個新上單能不能跟huni打一下。】
【好消息,penicillin不會狐貍。】
【這局有希望,武器出到魔抗鞋,上路不會很難受。拖下去,武器能c。】
【小炮泰坦對線很猛。】
這里面,當然存在不少悲觀的聲音。
只是這些話,在比賽還沒結束的時候,并不受歡迎。
有人舉例huni浪送的記錄,有人覺得skt培養黑皇就是個錯誤,2年都沒打出來,早就該止損放棄,也有人覺得faker今年狀態不好,對線下滑了。
支持者從未想過,faker連個阿p都壓不住。
別聽歐洲媒體吹什么法王法王,過去三年,faker干碎的法王還少嗎?
憑什么阿p特殊?
憑他推特會講騷話。
什么時候,歐洲選手也可以大聲說話了。
可事實就是,無論是g2的中野聯動,還是lgd的中野,都比skt表現好。
這是個讓人下意識想要回避的話題。
真正仔細梳理就會發現,這屆msi,skt中野對線優勢的局并不多。他們更多靠中期運營和團戰紀律性,靠對手給破綻,拿下比賽。
這有點不類skt。
過去評價skt,粉絲都很自豪的說一句:15分鐘落后一千五,游戲才剛開始。
在粉絲的認知里,faker理所當然會被對手針對。
六級前死個兩三次,不是沒發生過。中路雙人路嗎。
然后?
照樣跟你換血,bengi反蹲成功一波,之前所有的針對、投入進去的精力,全都無效。
所以,skt粉絲不怕對手針對faker。
那是他們觀看比賽的日常。
直到……
他們還是接受不了半決先被g2中野干,決賽又沒突破penicillin。
他們想看的內容是李相赫c,而不是靠中后期轉線,靠找g2的破綻。
解說席。
記得沉吟兩秒,忽然冒出個問題:“之前perkz采訪,談到狐貍這英雄,算是巖雀的同位替代品,而且對線不怕當前的版本萬金油發條魔靈。”
“但……penicillin之前也聊到過,說巖雀這英雄,重心不在對線壓制。”
“你的意思是?”管澤元沒聽懂,你擱這彎彎繞繞啥呢!
“咳咳。”
“我的意思是,faker第三把,好像回避了對線。”
米勒、管澤元:……
好家伙,這都能找到角度夸penicillin!我管大校第一青吹的名頭不保了。
不行。
管澤元快速轉動了2圈,丟出暴論:“感覺不用我說出來吧。哈哈,不會有人覺得skt在中野默契這塊,比我們強吧?”
“nk如果能跟faker打好聯動,他去年為什么不這么做?去年他首發次數比bengi還多。”
“小花生就不談了,他磨合時間短,才來四五個月。而且在rox,全隊節奏都是圍繞他打,來到skt,需要一段適應期很正常。”
伱倆都吹上了?
第三局就開香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