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
“陛下,老臣沒有這個意思。”丘正明連忙否認,話鋒一轉(zhuǎn)道:“只是如今北涼明面議和,暗地里卻是釜底抽薪,斷絕了我大乾的羊毛出口,可謂是掐住了我大乾子民的命脈,眼下我京都百姓,雞犬不留,民不聊生。”
“這個關(guān)口,北涼兩手準備,不能說完全和武王沒有關(guān)系吧?”
到底是朝堂老油子,丘正明一針見血,直明要害。
我也不說是武王害的天下百姓冬天沒有御寒之物,但你要說這兩件事情完全沒有關(guān)系。
怎能說得通?
御史們聞聽丘正明都站出來幫著溫韜說話,以為有了轉(zhuǎn)機,一個個都躍躍欲試。
“行了!”
劉炎卻是揮手打斷了大家的發(fā)言,轉(zhuǎn)身緩緩走上了龍椅:“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這個時候追究誰的責任,根本不解決任何問題。當務(wù)之急,是要解決北涼對我大乾的威脅。”
“諸位,可有應對之策?”
嚴冬季節(jié),羊毛斷供。
又是在兩國議和的關(guān)口,劉炎很清楚,北涼的目的。
無非是要用羊毛,掐住大乾的命脈,逼迫大乾割地賠款而已。
如果不能解決羊毛斷供的問題,大乾恐怕也只能低聲下氣地簽訂不平等條約!
皇帝這么一問,滿朝文武皆是唉聲嘆氣,沒有一個站出來有應對之策。
劉炎不免有些動怒:“吵架你們一個個爭先恐后唯恐少了露臉的機會。真到了辦實事的時候,你們一個個卻是啞口無言!”
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朝廷每月發(fā)放這么多俸祿,養(yǎng)你們何用?”
“臣等有罪。”滿朝文武這個時候,誠惶誠恐地站出來請罪。
劉炎氣得火冒三丈,但知道不是發(fā)火的時候,目光不由得看向了宋云州:“宋閣老。”
“老臣在。”宋云州趕忙站了出來。
劉炎道:“宋知意不是皇商嗎?旗下百盛商行,做的就是服裝生意。羊毛是斷供了,百盛商行的棉服生產(chǎn),應該不成問題吧?”
沒了羊毛,只能尋找平替。
棉服雖然不如羊毛衫保暖,但也是目前大乾唯一能自主生產(chǎn)的御寒之物。
劉炎準備先用棉襖對付一陣,等和北涼談判之后,再尋對策。
提及這個問題,宋云州一陣頭疼,拱手道:“回稟陛下,百盛商行旗下的服裝產(chǎn)業(yè),此前的的確確有生產(chǎn)棉服,供應百姓。不過前段時間棉花的供應商,卻忽然切斷了和百盛商行的合作。目前百盛商行的棉服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停擺了。”
“什么?”
劉炎聞聽,不由得瞪大了龍眉:“棉服產(chǎn)業(yè)停擺?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額……”宋云州一臉尷尬,正準備解釋。
丘正明確又跳了出來:“陛下,棉服停擺,羊毛斷供。眼下我大乾百姓,只能身穿粗麻。老臣以為,當務(wù)之急必須先解決百姓穿衣的問題。老臣斗膽請求陛下,向北涼洽談。”
“先以權(quán)宜之計,答應北涼的條件。度過這個冬天再說!”
丘正明此言一出,身后也有不少朋黨,紛紛站了出來。
“丘尚書此計,當屬絕妙。大乾耽誤不得了。再這么拖下去,會凍死人的。”
“陛下,時不我待。眼下除了和北涼洽商,別無他法了啊!若是凍死了百姓,恐激起民變!”
一下,許多主張向北涼低頭的朝臣,紛紛站出來建言。
丘正明嘴角帶笑,心中暗喜。
北涼掐中大乾命脈,低頭求和,勢在必行。
而這次北涼前來和談的特使,正是納蘭鴻雁。
北涼提出的條件,必然會對武王劉梟不利,小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