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美、大丫、二丫等人陪著孩子們吃,劉夏蓮、村長、民兵隊長三人來到了旁邊的小食堂。
村長顯得有些不好意思:“大家都在吃大食堂吃,咱們開小灶不太好吧。”
“村長不用擔心,這錢是我出,一毛一分都不走公家賬,你們就別擔心了,再說這里沒什么框外的東西,林場職工都能來。”
村長沒有點菜,民兵隊長點了一個土豆燉野豬肉,一個雞塊燉冬瓜,都是裝盤子的肉菜,三碗白米飯。
村長吃吃停停,欲言又止。
劉夏蓮說:“村長,你這是咋了?”
“這話我咋開口呢,昨天村里開會,都說有賺錢的好主意,能不能辦個想個招,帶著咱們村的人一起搞錢,你賺大錢,鄉親們賺小錢就行。”
“額,這個嘛,當然可以。不過村長你也不用著急,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村民們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各有各的門路。就像雞蛋一樣,從外面打破那就是食物,從里面打破那就是生命。”
村長點點頭:“話說的不錯,但是咱村里八成的家庭拿不出三百塊錢來,等到他們想起發家致富賺錢的門路恐怕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以后的事情了。”
“行,我琢磨一下,估計要年后開春才能實施了,到時候還得村里主導才行,大家一起共同富裕吧。”
下午孩子們一直看到三點才散場回家,一個個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一百多號人排列整齊,扛著鐵鍬,喊著號子回家。路上遇到了結冰的地方就稍微的修理一下,因為沒有汽車,路上雪結冰的地方并不多。
劉夏蓮馬車打頭,村長馬車墊后,一路上休息了兩次,終于在天黑之前平平安安的回到了李家屯。
到家之后,劉夏蓮驚訝的發現老宅子門口堆積著五六車的大豆秸稈,李少凌正在那幫著桂蘭嫂子粉碎草料呢。
看見劉夏蓮過來了,李少凌高興的咧嘴笑:“夏蓮妹子,你真是厲害了,怎么會舍得花錢買這機器,老貴了吧。”
“機器是貴了,不過你看看這草料咋樣,就比如你拉來的這黃豆秸稈,原來用鍘刀弄出來的騾馬愛吃不,現在揉絲機器弄出來的又咋樣。”
李少凌抓起一把加工好的草料:“太好了,原本黃豆秸稈硬度大,扎嘴,雖然營養很好,但是騾馬采食很少,現在好了,經過機器這么一打,變的非常的柔軟,騾馬非常愛吃,幾乎剩不下。”
“愛吃就好,以后咱們車隊的兄弟們都來我這打草,牲口吃好喝好才能干活好。”
“機器需要錢買,開動起來還得燒油,要不你適當收點錢,這樣才能維持正常運行。”
“不用,我是想踏踏實實干事業的,對待自己人好些應該的,更何況咱們這免費僅限于為運煤車牲口打的草料,要是別的用途肯定要收錢。”
這臺揉絲機可解決了大問題,首先是自家飼養的野豬、毛驢、馬匹、狍子的草料問題,然后是大車行的騾馬的草料問題。
一車玉米秸稈,滿滿當當,拉著都挺費勁,其實只有一千多斤,打碎揉絲之后也不過十幾袋子,輕松拉下。
桂蘭提議:“夏蓮,現在養殖場也不忙,不如這樣咱們在前院給村民打草料、打糧食,按照市價收錢就行了。”
“柴油太貴,如果用電機還能行,可惜村里不通動力電,還是不要做了。干啥都要專業,這幾天陸續的還有毛驢過來,倒是有你忙的。”
“好的,我知道了。”
其實村里做小生意有個頑疾,那就是賒賬,明明幾塊錢的小生意,就是不給錢,要到年底才給,年底了要賬,還是沒錢,所以在村里加工草料、加工糧食掙錢的事情還是直接不要做了,如果非要做那要去林場、去縣里,有動力電的地方,買大型機器,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