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作為老牌的工業基地,縣城的產業可不少有煤炭化工、石油化工、冶鐵鍛造、糧食加工等等,人口二十幾萬呢,遠比林場人口要多。
劉夏蓮依稀記得這個時候縣城有工廠開發集資房了,臨街一樓的房子作為門臉房開始出售,是時候過去看看了,如果合適在縣城買上幾套門面房,生意做起來也有個發展。至于趕山打獵肯定是不能丟,但是這個行業已經是英雄末路了,再有十年的輝煌,到時候就要保護動物了,就連為禍莊稼的野雞、野豬也都成了專家口中要保護的對象了。
接連好幾天沒搞魚,劉夏蓮一尋思這飯店都快沒材料了,這也不是事,趕緊回家破冰撈魚去吧。
正準備要走呢,就見白山鐵鍋燉門口來了十幾個人,謝二嫂招呼大家進來坐。
一人說:“吃飯先等會,我們來找劉夏蓮的。”
徐十八一看,認識,這幾個人不是林場保衛科的嗎。
“哥幾個有啥事不,劉老板走了有一會了,不知道去哪里了。”
“門口不還看見她的大黑騾子嗎?”
正這個時候,劉夏蓮過來了。
“各位叔叔伯伯哥哥,過來找我有什么事情?”
帶頭的是一個三十好幾的中年人,見到劉夏蓮有些激動,差點哭了。
“救命之恩,不能忘。今天要是沒你出手,都得請全村吃席,我們也沒什么錢,就給你磕一個,多謝你的大恩。”
十幾個漢子就要給劉夏蓮磕頭,劉夏蓮連忙阻攔:“干什么,干什么。你們是長輩,我爸的同事,都趕緊來店里坐,今天我請客,給大家壓驚。”
本來白山鐵鍋燉就有保衛科照顧,現在好了,關系更加的親密了。
十幾個人坐了兩桌子,當然可沒讓劉夏蓮請客,大家都是要臉面的人,過來謝謝人家,還讓別人請客,說不過去。
不過今天的事情還是大事化小了,八十萬工資沒丟,保衛科也沒死人,至于悍匪死了一個那也是白死。大多數的工人也是后來才聽說有人要搶劫工資,被保衛科給摁住了。
劉夏蓮、大丫駕著騾車緩緩的往回走,路過張家屯的時候,劉夏蓮想去看看大姐家咋樣了。
一進門就見院子里掛著十幾塊臘肉,十幾條風干魚,這生活在村里那也是靠前的。大門口樹上拴著一頭健壯的毛驢,這是大姐買來拉貨用的,她也不走遠,就在附近村里轉轉,只是如今道路積雪,很少出去了。
“大姐,在忙啥呢。”劉夏蓮和大丫直接進院子也沒看到劉秋月。
聽見喊聲,劉秋月從配房門口喊:“在這里呢,來這里吧。”
劉夏蓮進去一看,這配房已經被改造成孵化場和育雛房了。
大炕上用木板釘了一個長方形的框子,里面是一個巨大的水袋,塑料布扎的。
劉秋月不如劉夏蓮潑辣,不如劉荊條文、劉冬雪學習好,但是她心靈手巧,做一些技術性的工作上手特別快。
這個簡易的水床孵化器上是二百個鵝蛋,上面蓋著棉被,正在孵化呢。
“這個好操作嗎?想要控制溫度比較難吧。”
劉秋月笑道:“說難也不難,萬事開頭難,開頭好了后面就比較簡單了。剛開始我只放了水袋,沒放鵝蛋,燒了三天,穩定住了溫度才放的鵝蛋,現在基本控制住溫度了,就是費心,一天加柴草四五次,有時候晚上還要起床加柴草。不過蛋的情況發育比較好,現在的二百個蛋都是在發育的,再有一周就出來了。”
“哦,還是我姐厲害,這才個把月沒來就開始孵化了,明年你這就能成為村里的養鵝大戶了。”
“我婆婆老毛病又犯了,隔三差五的過來給我說,家有萬擔糧,不養脖子長。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