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哥,這樣吧。都是自己人咱們也沒必要繞彎子,我這就是個草臺班子,最大的產(chǎn)業(yè)也就是幾個飯店。你不喜歡管理飯店,就只能給安排到車隊了。一個是去附近的縣帶隊馬車拉煤炭,給電廠送貨。你沒馬車也不要緊,你負責跟車管理就行,主要是防范沿路野獸、還有一些想偷煤炭的人。一個月基本工資六十塊,每車提成三毛,管吃管住。正常情況一個月下來一百三四十塊還是有的。”
其實崔永川昨天也了解過大馬車拉煤炭的事情,這個他還真干不了。李少凌、李二驢能干的輕松是因為這兩人都行內(nèi)人,精通馬性,都是大把式,自己一個外行,干這個費勁。
“那個老板,我做個拖拉機司機就行,我也沒太高的要求,一個月七八十塊,除了養(yǎng)家糊口,還能剩下點錢給我爹拿藥就行了。”
“拖拉機司機,這是個辛苦活。經(jīng)常跑周邊市、縣,也有不小的風險。一個月休息四天,每天十個小時的工作量,負責開車、裝卸貨。包吃包住,一個月一百二,獎金另算。因公負傷車隊出醫(yī)藥費。”
崔永川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我同意,這待遇已經(jīng)相當好了,我原來工資四十元塊。”
至于辛苦,干啥不辛苦,干啥沒風險,躺著不辛苦,躺著沒風險,可惜沒人給錢啊。
“剛好有一輛新車,我要試試你的技術(shù)。”
劉夏蓮帶著崔哥來到了林場的拖拉機訓練場,自己新買的小四輪開過來。
崔哥開車很穩(wěn),老司機了。哪怕是新車,出車前也得檢查一下,胎壓、車斗鏈接,都得看看,車底下還得看看。為什么這么麻煩呢,因為這都是有教訓的,因為這個時代拖拉機屬于稀罕物,有的孩子調(diào)皮,跑到車底下睡覺、玩耍,一旦出了事故就是大問題,因此繞車檢查成了必須做的。
倒車、轉(zhuǎn)彎等幾個高難度的動作下來,劉夏蓮豎起大拇指夸贊:“崔哥技術(shù)挺好,那你回去收拾收拾,拿上行李物品,明天過來上班吧。”
“好嘞,謝謝老板,那我回家拿行李被褥了。”崔哥轉(zhuǎn)身就走。
劉夏蓮掏出三百塊錢來:“這三百塊,我先借給你的,等你發(fā)了工資還我。走預支太麻煩,財務審批了,還得我批。”
崔哥的眼圈瞬間紅了,其實他來找徐十八是鼓足了勇氣的。車軸漢子,力量有,本事也有,但是不善言辭,更不會送煙送酒。家里老父親病了,花了好多錢。兩個孩子三四歲,有個頭疼腦熱的連買個藥片的錢都沒有。
為此媳婦沒少了跟他干仗,挨罵是肯定的。
工作也找了也有半拉月了,但是都是四十塊一個月。他老爹每個月需要四十塊錢左右的醫(yī)藥費。她媳婦帶孩子也沒上班,這生活怎么過。
“好的,老板,我先回去了,明天一早過來。”
崔永川和老婆是縣城戶口,在城里有一套單位房,一家四口住在一個四十平的筒子樓里。房子很小,進門原本是客廳,改成了臥室,放了張上下床,兩個孩子在客廳睡。
采光通風都一般,當然,這個時代許多單位家庭都差不多,日子挺苦,但是充滿了希望和快樂。
走到小區(qū)門口,崔永川花了六塊錢,買了一只燒雞,這雞挺大,整整有三斤重。又買了點饅頭,這才高高興興的回家,一掃往日的陰霾,臉上滿是喜悅,哼著小曲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打開房門,兩個孩子正在那畫畫呢。
“看爸爸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崔永川把藏在身后的燒雞拿了出來。
“哇,有燒雞吃,謝謝爸爸。”兩個娃高高興興的吃了起來。
媳婦小蘭從廚房出來,驚訝的問:“怎么給孩子買燒雞了?”
“前天兩娃想吃燒雞,我不但沒給他們買,還揍了他們一頓,現(xiàn)在想想挺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