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夏蓮從家里拿了十來斤上好多豬肉,回到大棚這里的時候,黃教授還在帶著學(xué)生們上課呢。
謝記者找個樹蔭,正在打盹呢,都一點多了,餓了,睡的迷迷糊糊。
“嗨,嗨,那個睡覺的美女醒醒了。”
謝雨欣抬頭一看,“夏蓮姐,你去哪里了,還說去找你呢。”
“我回家拿了點肉,過來搭把手,給同學(xué)們做大鍋菜吧。”
大棚這里有大鐵鍋,準(zhǔn)備好大白菜、豆腐、粉條。
正準(zhǔn)備開始呢,黃教授下課了。
“劉廠長,還是讓我和我的學(xué)生做吧,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好吧。”
黃教授真挺不錯,手下還有廚藝不錯的學(xué)生,出來一個學(xué)長,起鍋燒油,先把肥肉煉香,然后再加入瘦肉,然后把大白菜炒的脫生,加入豆腐、加入粉條,慢火熬煮。
這才農(nóng)業(yè)專家該有的樣子,能在地里工作,能在地里吃飯,分得清韭菜和麥苗。
黃教授端著瓷碗,吃著大鍋菜,啃著玉米窩頭,給劉夏蓮說:“劉廠長,我決定了,你這里以后就是我們學(xué)院的實習(xí)基地了。每年都會派些學(xué)生過來學(xué)習(xí)實踐,農(nóng)業(yè)科學(xué)必須回歸本源,要研究的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議題,目的很簡單,讓百姓吃上飯,吃上菜。見到收益,目的就達(dá)到了,任何脫離這一目的都是瞎扯淡。”
“那行,沒問題。”
一行人吃過飯,接著研究,整了個課題,如何讓西紅柿豐產(chǎn)豐收。一直以來西紅柿都是受歡迎的蔬菜,市場價也好,但是想種豐產(chǎn)可真還不容易。
“姐,姐,可找著你了,你咋不回家吃飯呢。”二丫跑過來拉著劉夏蓮的胳膊不松手。
“二丫,你吃飯了沒?”
“我在你家吃的,走,我?guī)憧纯次业膶氊惢▓@。”
二丫在前面又蹦又跳的,帶著劉夏蓮回到了家里后院圍攏了有一畝大小的一片,里面放滿了枯樹干,枯樹上長的是密密麻麻的木耳。
“姐,這是我的木耳花園。”
“我的天呢,這得有上百根吧,你從哪來找到的?”
“你和大丫這幾天出去了,我一個人在家沒事,就帶著三條獵狗,天天上山找樹樁,一天找好幾個根,這就形成了。”
“二丫真厲害,你是不是天天還潑水了,這東西養(yǎng)著可費勁了。”
“嗯,天天潑水,家里有井。”
數(shù)量少了用瓢潑還行,擔(dān)心這么多,瓢潑費勁了。
“姐哪天給你買個背在身上的噴霧器,噴水也省點勁。”
第二天了,趙華帶著禮金品就過來提親了,禮金要用托盤端著,按照趙華的意思不能跟普通人一樣,百十塊錢太少了,直接放了一千零一塊錢,寓意千里挑一。
但是劉夏蓮說啥不同意,你搞這么多,讓別的女生學(xué)去了,其他男人還活不活了?不是誰都像你趙華這么富裕的。大多數(shù)的男人一百塊錢需要兩個月才能賺到,想給錢私下里多少錢不能給,不能哄抬物價,擾亂了行市。
劉夏蓮和趙華定親的很低調(diào),畢竟不是結(jié)婚,大多數(shù)的人都沒通知,雙方親戚吃了個飯,劉夏蓮家里辦了三桌酒席。趙家那邊也沒咋辦,無非也就是兩桌。
三日后中午,劉夏蓮帶著貓貓劉在鐵鍋燉吃飯呢,就聽見外面鑼鼓喧天,好像是有人在敲大鼓。
助理小馬進(jìn)來說:“廠長,貓貓劉的家長找來了,都到飯店門口了。”
“那可太好了,這個小祖宗折騰死個人,天天吃好吃的,趕緊給他送走。”
劉夏蓮抱著孩子出來的時候,省城過來的小董和同事,帶著六個南方人,最前面的是一位三十來歲的漢子,個頭不高,也就是一米七左右,旁邊是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