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
我站在松花江畔
憑欄遠望
皎潔的月光下
天上一個月亮
水中一個月亮
天上的繁星點點
水中銀光閃閃
抬頭仰望星空
尋找那顆星星最亮
望著月亮發(fā)呆
看著月球的表面
為什會有明有暗
幻想月球真的有嫦娥嗎
為什么月亮有缺還有圓呢
為什么白天會有兩個太陽呢
而另一個像個白色的圓盤掛在天上呢
老人們說月缺
那是天狗咬了
北斗七星為什會成一個勺子呢
一直在腦海中有個問號
直到我長大了
上學了
我從書本里得到了答案
月亮是被地球遮檔了陽光
月亮是地球的衛(wèi)星
圍繞著地球的公轉
才有缺有圓
天上的星星
是距離遙遠的星球
幻想著人類什么時候能真的登上太空去看看呢
太空是什么樣子呢
直到有一天
報紙?zhí)准t大字發(fā)表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我們中國發(fā)射了一顆東方紅人造地球衛(wèi)星
消息一傳出
各個單位組織慶祝
人們涌向街頭
大街小巷敲羅打鼓
舉國上下共同歡慶
高音喇叭里播放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接收的衛(wèi)星信號
東方紅樂曲的聲音
清脆悅耳
悠揚輕快
好聽極了
東方紅衛(wèi)星遨游太空
往日的松花紅畔也熱鬧起來了
人們紛紛走出家門
來到江畔
翹首以待
夜幕降臨
仰望星空
去尋找那顆會動的星星
突然有人喊道
快看
它來了
啊
我看到了
真的看到了
閃閃發(fā)光
伴隨著電臺的高音喇叭播放的東方紅樂曲聲音
東方紅衛(wèi)星在天空中緩慢地劃過
人們的歡呼聲和議論聲此起彼伏
火紅的年代
火熱的心
經久不息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
我們到JL市的氣象臺參觀
接待我們的是一位男性叔叔
他給我們講如何預報天氣
指著墻上各種有代表性的云圖
看云的形狀
魚鱗云風卷云等
結合古老的諺語
東邊日頭西邊雨
燕子鉆天山戴帽
和簡陋的儀器
風向標風速儀溫度計等
最多也就是放個探空氣球
還要用繩栓上回收
因為那時沒有無線接收
那是很珍貴的
基本上就是憑眼睛和經驗判斷天氣
所以
那時的天氣預報不是很準
看如今
科技發(fā)展
衛(wèi)星上天
有了氣象衛(wèi)星
氣象雷達
氣象站真正有了千里眼
順風耳
氣象衛(wèi)星云圖
根據氣流的運動速度和方向
云層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