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宋灼蓁不是信口開河的人,一沉思,左佑寧立馬就想到一個工具。
“雪橇,夫人是想用雪橇運送”若是將雪壓實雪橇就比馬車更加輕便省力。
“對,相比馬車,雪橇更加適合,而相比夏天的沙漠,冬天更加輕松,能一線到站”牛馬在夏天時也需要包上蹄子才能在沙漠里載物,而上下河流都是難事,那何不轉到冬天去。
冬天一邊燒制一邊就將磚塊運送了,一路過來還不需要轉運,直接就能到達,而這樣還能留下時間讓他們在化雪后播種,做工種植兩不誤。
雪橇是什么赫明威不知道,但從左佑寧話里的語氣看,應該是比馬車要好的,只是七月后沒幾個月,他不覺得能在那么短的時間里將堤壩修好。
“就算燒制運送都在冬季,但七月后太短了”他不覺得時間夠。
“如果是我們那邊,一年修不好第二年莊稼還有可能缺水,但在你們這邊這個問題根本就不存在,你們的湖泊每一個都是獨立的,也就是說只要有幾個在明年弄好,那后年就這幾個就能種出不少糧食”
蒼鳴皇帝心厚,每個湖泊的面積都很大,明年就是只能修好兩個,只要將水渠弄好都能種出他今年的這些糧食來,而以蒼鳴如今投入修建的人數來說,三個月的時間足夠將全部湖泊堤壩修建好,只要有足夠的磚跟粘料就一定能行。
看著左佑寧,赫明威可沒那么自信,但左佑寧的話還是讓他有些底“我會跟陛下好好談論的”
左佑寧站起“行,不過我希望你們盡快”
只有盡快將湖泊修好才能將公路的事提上日程。
眼瞧著左佑寧站起,赫明威沒好氣“就不能等我談好了一起走”
他的府邸就那么不吸引人?連多待會都不愿意?
赫明威表示傷心。
“沒空”孩子都放養著,雖然不會有危險有熊貓帶著也不會有意外,但幾天不見想得很,在說現在的白玉河太過冷清,連帶蓁蓁出去走走都沒看頭。
勸不住,赫明威只能將人送走,而等左佑寧夫妻走后,他立馬往工地去,他希望能盡快安排人過去燒磚,左佑寧說得不錯,快些慢些都是他們自己的事,而他們想盡快。
吃過左佑寧食物的人在蒼鳴來說并不算多,但就是那幾十萬人體驗過曾經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并將那段美好時光渲染出去,所以對于未來大部分蒼鳴人都滿懷希望,都愿意為自己的未來出一份力。
人數蒼鳴不缺,就是在征收只要想就能超越如今規模,那何不卯足了勁大干一場,一年后若是能夠完工那后年蒼鳴的每家每戶或許都不缺面食。
有糧,有肉,還有菜,落血癥將成為過去,游牧的百姓將能定居,未來的蒼鳴或許也能成為別人的向往。
與來時不同,回去的路上宋灼蓁收進空間一半熊貓,全部指猴,讓熊貓在第四空間繁殖并砍伐木材,讓指猴在第三空間種菜收集種子,然后在回到大奶奶家后立馬將馬車跟雪橇的圖紙送了過去,而后是給雞鴨建暖房的框架,用來壓面的磨具,與曬架。
八月的第一天,宋灼蓁跟顧氏帶著宋家村的人將各種青菜白菜,香菜,香蔥,大蔥,韭菜,蒜,蘿卜的種子撒在湖北變的草地里。
有足夠的水,天氣又熱,這些小青菜小白菜的半個月就能吃了,至于蘿卜,大白菜,十月底收也正好趕上冬吃蘿卜的時候。
第二天,壓面的磨具,曬架都送來了,宋灼蓁立馬帶著寧家,夢和跟夢和母子以及孟家挑選出來的人手開始做粉絲,方便面跟抄面,并讓
下午,在新建的鋪子后院里,每一進的屋里屋外都搭著曬架,在屋檐下擺著的案板上女人們或揉面切面,或杵地瓜紅薯,而在廚房里,高高的蒸籠熱氣騰騰,第一籠面就要出鍋了。
攪著絲帕,夢和眼角盯著蒸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