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奶奶一直催促,催得族長是更慌。
回頭看著宋灼蓁片刻,他沖村長道“天明,你去祠堂打鑼”
“族長···”
打鑼就是聚集村們。
族長這是真要散族?
這可不行,散了族,他們家的孩子得受連累。
“你大奶奶不是不知輕重的人,她讓我們散族,我們今天就頗著被祖宗責怪也要將族給散了”
“這要散也在等等吧,等宋承孝醒了好好問上一問”沒有人能比他這個村長更希望散族的。
可他不能不為子孫考慮。
說什么要等宋承孝,不過是借口,族長跟村長兩人,時時一起處理村務,那里會不知道村長是在擔心什么。
只見族長看著屋外呢喃。
“收成一年不如一年,為了能讓村里人走得更遠去討生活。今天,我們宋氏一族,族長,族老,決定散族,往后是入仕經商,都是各人行為”收回目光,族長看像大奶奶“為了能讓子孫走得更遠,更無牽掛,各家直系牌位請回,祠堂燒毀”
“······”都是為了大家,大家一起來,也沒有功過可記了,不用記在族譜里,更不會出現在鎮守面前。
這還有什么好說的。“我這就去”
回頭看著小跑離開的村長,宋灼蓁嘴角直抽抽。
“這也跑得太快了點!”
她還以為他們要考慮考慮在考慮,得一直考慮到宋大奶奶將實話給說出來為止。
沒想到,居然都不用說就搞定了。
這族也太好散了?
沒寫出來的,難道都有水分?
宋灼蓁不知道的是,水分是沒有,不過宗族確實也是要分的。
像宋家村,李家村,王家村這種以姓氏做村名的村子,至少都是經過了幾百年才會有這樣的規模。
而這樣的村子,大都是逃難而來的有關系的親人建立起來的。
這樣的村子,很少會有文化人,像宋家村這種自詡的耕讀人家,十里八鄉也就宋家村人能腆著臉的這么自稱。
就因為三百年前的祖宗是個秀才。
宋灼蓁不知道其中隱情,宋大奶奶卻相當的清楚。
拉著宋灼蓁的手眼里全是心疼。
要出問題,這丫頭首當其沖。
可她卻這么冷靜,也給他們一家一個退路。
而人是宋承孝給招來的,她不會事理部分的將她怪在小丫頭身上。
只是這丫頭也太可憐了些,一輩子沒過過好日子就算了,還可能被親爹害了性命。
眼里臉上,全部都是沉重的宋大奶奶,抓著宋灼蓁的手片刻,深深吸口氣將滿腹的怨氣給壓下去,耐著性子的給宋灼蓁解釋。
“俗話說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認也了不認也了,家族存在的好,對于那些有著強硬家族的人來說,確實是好的。像我們這樣的光桿子家族來說,家族反而是累贅”
“你瞧,沒有家族管束的人家,有錢了,想買田地就能買田地,沒錢了,賣田地,賣兒女,都沒人說”
“可有家族的人家,族里為了不將各家的距離拉得太大,就是有錢也不讓人肆意買,肆意用,不然族長家又怎么可能只有十幾畝田地”
至于宋承孝家就完全是個例外,人家有京城來的大人物撐腰。
族長都得看他臉色。
可惜就這樣了不起的人家,主屋這里鬧翻了天,居然都沒有人來瞧一瞧。
就那么讓幾個男人進進出出將昏迷的人抬走,在照顧的照顧,去抓藥的去抓藥。
這會,居然就這么任他們在堂屋。
“蓁丫頭,今天你怕是不能跟大奶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