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囂著讓宋灼蓁害了的人灰溜溜的散開了,幫宋灼蓁的則說不管言大人得到什么結果都不會怪她。
瞧著散開的人群,宋灼蓁轉頭看像村長、。
“村長,別見我種什么就讓我帶村里人了,好壞那是對各人,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好了大家都好,差了我承受不住”
四月挖的土豆畝產達到六百,五月的小麥也收了快四百,紅薯有一千多,小麥種已經賣給村里人了,土豆紅薯也有很多人去分了。
不是她就小氣得不想給,而是想要以此事給大家提個醒,不是她種的就是好的,不是她種什么就一定要跟著種什么,好,夸她兩句,不好就找上門來要她負責。
高高興興等著收獲,才一聽有可能會被征收就罵上臉來,若不是大奶奶口開得快,這會說不定都打到蓁丫頭臉上了。
人家不是村長,更不是朝廷,人家看在同村人的面上給個方便那是情分,言大人看在她的面上幫忙那也是情分,人家不欠誰什么。
“蓁丫頭,你放心,以后我不會這么組織了”不會讓誰種什么,更不會去管別人種什么。
哎~只希望今年的西瓜能賣個好價錢,不然~
村長想到讓人種的西瓜臉色實在難看。
今年因村長組織了大家挨家收糧,宋灼蓁并沒讓莊子里的人過來幫忙,而一大早出了那樣的口角,顧氏直接將送來的雞鴨送了回去,中午一人三個饅頭,別的抱歉,我供應不起。
不是幫的宋灼蓁,有三個饅頭村里人已經很高興了,只是不免有些遺憾今年不能去宋灼蓁莊子上蹭吃的。
二十三這天小宜兒滿一歲了,村里沒有給好孩過生日的說法,但有抓周的傳統。
傍晚,大奶奶帶著洗漱干凈的媳婦們來到宋灼蓁家,知道這些天因換工的事她們都沒吃好,宋灼蓁特意準備了火鍋,一進院就聞到火鍋味,清揚開心道“蓁姑姑就是會疼人”
知道他們缺油了,特意給他們做最油的。
今天得多吃點。
瞧著清揚跑進飯廳的背影,大奶奶嘀咕“這小子說得好似我就不會疼他似的,那天沒給你們煮著肉讓你們回來加餐的”
扶著大奶奶上臺階,顧氏笑罵“臭小子是吃叼了嘴”
“哼~我看可不止臭小子”何止清揚吃叼了嘴,她們全家都吃叼了嘴,以前吃的玉米餅現在吃著干巴巴的,以前吃得好好的青菜湯出現居然覺得刮油,農忙這些天嘴吃淡了不說手還全是水泡,可苦了她們了“明年別人家要怎么讓別人弄去,咱們家請人,在不讓你們受這些罪了”
村長說以免暑爛雨,組織全村一起行動,她想著什么都搞特殊,什么都靠蓁丫頭也不好,所以就答應了。
完全忘記她家的媳婦們手本就嫩,這一天到晚握鐮刀簡直是在折磨她們,而她們為了不讓人說她們嬌氣手上磨起一個個大水泡都不敢說。
心疼媳婦們的大奶奶在飯桌上可勁讓媳婦們多吃,那就怕她們手疼夾不起來菜的宋灼蓁更是直接上漏勺,讓一家女人吃得差點站不起來。
飯罷轉到大廳去,宋灼蓁將準備好的東西拿出來擺好,小丫頭瞧瞧這個看看那個卻都不下手。
“這是沒看得上的嗎”還真是奇了,在圍著孩子身邊的物品上轉了兩圈,大奶奶轉頭問顧氏“是沒別的了吧”
顧氏一樣樣看一樣樣說“算盤,銅錢,書,稱,針線,娃娃,珠花,糖點都齊了啊”
一般人家也就會放算盤放兩銅錢跟針線,難道是太多了她選不過來了。
這么想著,顧氏先將多余的拿走,可不管宋灼蓁怎么喊,孩子還是一動不動的坐著。
“小宜兒會不會是想要錢”那大眼睛轉來轉去就放銅錢上“蓁姑姑你讓小宜兒拿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