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就覺得讀書人不好,讀書能明理,明理能辨是非,若是連官員都大字不識跟那些蠻夷有什么區別,只是讀書不能成為讀書人用來抵擋一切的借口,更不能成為他們用來魚肉百姓的利器。
錢財在他們眼里本該如糞土,可是百姓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他們卻揮霍著糞土淫奢輕逸。若真是為國為民,哪里還會有貪腐一詞,朝廷為了杜絕又怎么會補貼大筆養廉銀,京城又如何成為消金窩。
“你們···你們這些愚昧之人,等國不國家不家時在后悔吧”
手段,固然是年紀大的使得好,可左佑寧不安牌理出牌打了百官個措手不及,而宋南樛將每天內城的事都給播了出來,大量鸚鵡哪里是小量人手可比的,而讀書人歷來占著清高過得瀟灑,若沒有左佑寧戳破誰也不會說什么,畢竟那是人家的本事,可一旦戳破,許多壓在心底的想法都會冒出來,而這一冒出來,不滿就直線上升。
這時官員若放低點姿態事情要解決也不難,可若堅持幾見,他們也會感受到覆舟之水的力量。這不,今天這局面就這么造成了,百官安排出來的人手連話都不敢說。
民憤太強烈,一不小心會將事情弄得更糟糕。
內城門口的熱鬧因左佑寧的不予理會,百姓越圍越多,而已經跪了一天宮門的百官年紀大的已經有幾個堅持不住。
“閔大人,閔大人你可要堅持住啊~”
就沒想到事態會超出預定這么多,不少大人借著給老尚書掐人中而站起,可就在他們站起時內城里太醫院院首孟柴胡帶著太醫來了。
瞧見太醫,百官們恨得直咬牙。
平時也不見這些太醫有多好的醫術,可這幾天他們簡直成神醫了,誰暈了治誰,就沒有他們治不醒的人。
都知道沒人能喊醒裝睡的人,可裝病這事某些大人是駕輕就熟的,以前就沒見被揭穿過,這幾天到好,暈一個精神抖擻的好一個。
“各位大人不想害死閔大人就趕緊讓讓”孟柴胡一句話,圍到閔大人身邊的百官都散了開。
如今皇帝那邊還沒過答復,若是在背上個害死同僚的罪名,他們這官就真做不成了。
這閔大人就是言尚角第一個開刀的兵部尚書,七十有七了可卻沒有辭官的意思,在這尚書的位置上一坐就是二十幾年,而這閔大人平時特別注意養生,一直以身子骨好還能為大金操勞幾年為傲,真真是一個大權在握直等死了才會放手的人。
而左佑寧會這么做的原因就是大金官制的這一缺點。
大金官員要從位置上退下來只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皇帝覺得他越權了,想辦法將他還擼了,一個就是官員自己告老。
權勢在讀書人眼里或許并不是最主要的,可是在官員里它卻是最重要的,一旦做到頂點的位置上,誰都不會想告老,這導致占著主要位置的都是些七老八十的老頭不說,這些老頭還培養出一票自己的人。
上朝說好聽點是商量國家大事,說難聽點就是爭奪各種派系的最大利益。
如今滿朝百官有大半是六十以上的,所以言家三兄弟才會成為滿朝文武眼里最得圣寵的人,言老大四十不到就做了尚書。而他若有心至少能將滿朝大半人才拉攏,讓未來變得模糊。
大金的官制是有缺陷的,這缺陷若放在先皇或左佑寧治下并不會有大亂子,先皇是個狠人鳥盡弓藏的事他沒少做但也是明眼人,看人錯不到哪里去。
左佑寧有那些鸚鵡,百官做得在大只要他不放水就做不出什么幺蛾子。但這缺陷若是留給太子,大金會很容易被人更名改姓。
一個連別人的孩子都能覺得是自己的人,一個自私卻自以為是,愚昧又狠辣的人很容易給人挑唆的機會,更容易殺盡好官留下佞臣。
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