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四個小時的不懈努力,他總算完成了首個方案的頭部模型,還沒來得及與主體部分整合。
此外,姚美玲借給他們用來存儲數據的兩張軟盤空間也快耗盡了,每張軟盤僅能容納2.88MB的數據,這意味著幾乎無法再添加更多內容。
“等我有能力了,非得發明U盤不可,這玩意兒實在太不方便了。”被管理員提醒離開時,許寧心中默默發誓。
晚餐時,許寧向同伴們通報了現狀。盡管如此,按時提交作業仍然可行,只是唐紫薇和老魏無需再像之前那樣拼命了。
鑒于從完成研發到最終提交的時間相當緊迫,負責撰寫報告的趙志德需立即著手準備,與許寧同步推進各自的部分。
至于寫作的具體內容,則完全按照許寧的指示執行,趙志德只需專注于文字與圖表的制作即可。
正當許寧邊吃邊分配任務之時,不遠處的另一張桌子上,姚美玲正與兩位實驗室伙伴討論項目的最新進展。
盡管昨晚的經歷讓她備受挫折,但作為一位博士生,面對難題她從未想過放棄。
今天她特地去了圖書館查閱關于DAMP語言和偶極子網格法的相關書籍,并在線查找了額外資料。
雖然一天之內無法徹底掌握這些知識,但她已確信這條研究路線值得一試。
“偶極子網格法……”對面坐著的是一位溫文爾雅、頭發茂盛的年輕人,名叫方博:
“師妹,你真這么認為嗎?盡管我們之前的CFD/CSD聯合模擬方法效率不高,但通過持續改進,其準確性確實在逐步提升。如今項目已過半程,此時更改策略是否明智?”
姚美玲放下筷子,直視著方爭的眼睛說道:“方師兄,我們都明白,僅僅依靠現有方法的小幅調整是不夠的。
盡管初期的準確率提升了15%-20%,這樣的成果勉強可以用于結題報告,但實際上這種方法耗時費力,且缺乏實際應用價值。
作為研究人員,我們應該追求更高遠的目標。我相信偶極子網格法具有巨大的潛力,只需花時間學習新的技術。”
盡管方針看起來只比姚美玲高一級,但由于她是直接從本科升入博士階段的,實際上兩人年齡相差甚遠。
在研究工作上,無論是師兄還是導師姚美玲,都不會輕易妥協。看到兩人之間的緊張氣氛,旁邊的小個子女生夏天趕緊插話說:
“姚師妹,你是怎么突然想到這個新點子的?我之前可沒聽你提過,今天卻見你從圖書館搬回了一堆書。”
對她來說,技術方向并不是關鍵,重要的是避免團隊內的沖突。
沒想到,她這一問讓姚美玲一時啞口無言。
“其實是……我從一位學長那兒了解到的,他曾參與過類似的研究。”姚美玲略顯尷尬地回答。
其實,這位學長只是她本科時的組員,并不是什么資深專家。而且,那位組員說話的態度,總讓姚美玲覺得不舒服。
“學長?我們學院還有其他人也在研究這個領域嗎?”方爭好奇地問道。
畢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研究資源十分稀缺,各實驗室間的情況大致都彼此知曉。
“嗯,那是我本科時期的一位學長,他已經畢業離開這里了。”姚美玲解釋道。
幸運的是,方正和夏天并未追問下去。
為了緩和氣氛,方爭提議:“夏天,你來負責CFD/CSD部分吧,這部分的基礎框架我們已經搭好了,你只需要按步驟推進即可。我和姚美玲則嘗試探索偶極子網格法的新路徑。”
這樣的安排既保證了項目進度,也為新方法留出了實驗空間。
盡管作為團隊里的老大哥,方正總是傾向于采取更為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