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聽起來不錯嘛。”杜亦熵顯然對這份報告了如指掌,迅速翻到了性能測試的部分:
“那么告訴我,你研發的這種下頜式進氣道最大的亮點在哪里?或者,它是否可以在其他地方發揮作用?”
許寧心中微微一顫,感嘆杜院士的確目光敏銳。僅僅瀏覽了幾次報告,他就洞察到了這項研發的潛在價值。
“通過仿真模擬,我們發現新進氣道在高速飛行時比傳統研發更具優勢。
盡管改進版殲7的最高速度只有2.0馬赫,但我們仍對其在更高速度下的表現進行了評估。
結果顯示,在達到3.5至4.0馬赫的速度以及6度迎角時,該進氣道仍能保持超過0.73的總壓恢復率。
若針對高速性能進一步優化,效果會更好?!?
“能達到4馬赫嗎?”杜亦熵憑直覺判斷,但具體的數值還得靠數據來說話。
“是的,我們的模擬顯示極限可達4馬赫。不過,對于更高的速度,現有的模擬技術已不足以準確預測,需要更先進的方法和設備?!?
簡而言之,這意味著此研發仍有發展空間,只是受限于現有條件。
“關于應用前景,短期內或許可用于搭載液體燃料的超燃沖壓發動機,適用于3至4馬赫速度的導彈。
長遠看,若要發展超燃沖壓發動機驅動、飛行速度超過5馬赫的高超聲速飛行器,這項研發理念將是寶貴的前期研究基礎?!?
杜亦熵聽罷,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那是在1996年,國內連亞音速巡航導彈的技術都尚未成熟。然而,這位大三組員已經在為超音速乃至高超音速飛行器打下技術基礎了。
盡管有人在做相關探索,大多停留在理論階段。但許寧提出的這個集成化研發,卻已接近實際工程應用的程度。
遺憾的是,當時國內航空工業的能力還不足以支撐如此前沿的研究。
看到杜亦熵的表情變化,許寧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
最終,杜亦熵放下手里的報告,看向許寧問道:“小許,你對未來有什么規劃呢?”
一旁的劉遠博教授無奈地閉上了眼,他最后的一線希望也隨之消逝。
作為杜亦熵的門生,他知道這句話意味著什么:這是導師即將接納新弟子的標志。
許寧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既然選擇了京航的飛機工程專業,我自然希望繼續鉆研,為我國的航空工業貢獻一份力量。”
這條道路對他來說并不陌生,即使在沒有特別優勢的情況下,他也曾堅定不移地走過。如今有了更堅實的后盾,他的決心只會更加堅定。
杜亦熵點頭表示贊同:“你的研究作業稍加修改就可以作為畢業論文了,我很樂意成為你的指導師。關于未來,我有兩個提議,你想聽聽嗎?”
雖然杜教授用了問句,但實際上沒人會拒絕這樣的機會。
“當然,杜教授,請您說吧?!痹S寧深深吸了一口氣,試圖讓自己平靜下來。
“首先,我可以幫你爭取一個公費出國留學的機會,可能是去日不落國或漂亮國。如果你感興趣,那么接下來的一年里你需要集中精力提高外語水平,以便更好地融入新環境?!?
當杜亦熵提到這個選項時,坐在旁邊的劉遠博似乎有些不安,他想要開口卻又停住了。
盡管根據規定,接受公費留學的組員需承諾回國服務,但在現實中,很多人因為海外更優的生活和職業發展條件而選擇留下。
即便要賠償所有費用加上罰款,這對那些在國外找到高薪工作的人來說也不過是一筆小數目。
劉遠博一向認為,若組員自己有意出國,則不應阻止;反之亦然,不應主動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