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討論其實還牽涉到了許寧未來計劃研究的方向——渦輪葉片的研發(fā)優(yōu)化。
劉振響了解到他肯定是仔細閱讀過相關技術文檔,并非只是粗略瀏覽。
最終,合作方選擇了較為簡便的第一種方案。
對于大部分研究生面試而言,這部分更像是輕松的交流時間,教師們可能會詢問一些關于個人興趣或未來規(guī)劃的問題作為收尾。
許寧的專業(yè)知識和英文水平均得到了認可。按照慣例,面試開始時先考察基礎知識,接著是對一段專業(yè)英文材料的閱讀及翻譯測試。
正當許寧準備繼續(xù)時,劉振響突然抬眼看向他:“還有一個問題。”
說著,他翻開了筆記本新的一頁。
“當你為研究對象的機翼建立氣動伺服彈性模型時,你對氣動力矩陣采用了兩種不同的近似處理方式。
特別是第二種方法,基于頻域中特定折合頻率點下的氣動力系數(shù)矩陣來確定未知參數(shù)。但是,在后續(xù)提交的技術報告里,似乎并沒有采用這種方法?”
這個問題直接觸及了研究的核心,顯示出提問者對細節(jié)的關注。
二十幾歲,還在讀本科,卻能成為航空工業(yè)領域內(nèi)某項前沿成果的主要負責人,這確實非同尋常。
這個問題是劉振響突然想到的,而許寧也正處于思考初期,所以兩人只是簡短地交流了幾句,便結(jié)束了討論。考慮到保研面試的時間已經(jīng)不短了。
劉振響滿意地合上了筆記本,說道:“你的想法雖不夠成熟,但方向很有潛力。
渦輪研究院正致力于研究轉(zhuǎn)子葉片振動問題,并且最近引進了一批新的測試設備。若……”
然而,話未說完,杜亦熵與唐正林幾乎同時發(fā)出了咳嗽聲打斷了他。
顯然,他們剛為許寧提供了一些幫助,現(xiàn)在卻要面對可能被其他機構(gòu)挖角的情況,這讓兩位感到不滿。
到了這個節(jié)點,面試似乎沒有必要再繼續(xù)了。
“好了,今天的面試就到這里,回去等待通知吧。”唐正林放下筆,揮手讓許寧離去。
劉遠博停下了手中的筆,驚訝地看著這一幕。正當他對教師的舉動感到不解時,劉振響轉(zhuǎn)向許寧稱贊道:“你的視野開闊,很有遠見。”
當他離開房間時,劉振響示意秘書暫且別讓下一位進來,轉(zhuǎn)而打開桌上的水杯,向杜亦熵傾訴道:“如果他的研究能提早三個月完成,今年或許就能提前畢業(yè)了。”
隨后,他宣布:“至于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的事宜,將由唐院長負責跟進。”
整個過程僅花費了大約二十分鐘。除非出現(xiàn)重大失誤,否則面試成績將主要基于組員的平時成績來評定。
在一個由七人組成的面試評審小組中,氣氛卻意外地輕松愉快。唐正林,作為院長,心里明鏡似的知道劉振響來這兒不僅僅是“看看”這么簡單。
杜亦熵從一堆文件中抽出許寧的成績單遞給唐正林。
這次特別安排的面試,不僅因為杜亦熵提議讓許寧直接攻博,還由于劉振響得知這位組員后表現(xiàn)出極大興趣,特意前來考察。
由于自身地位不及劉振響,唐正林特意邀請了同樣享有盛譽的杜亦熵加入,以確保這位年輕才俊不會輕易被挖角。
盡管這種處理方式與預期有些出入,但杜亦熵已無法置身事外,只能勉強擠出一絲苦笑。
劉振響瞥見了唐正林臉上的表情變化,立刻明白了事情的經(jīng)過,心中暗笑老友的手段。
唐正林略顯尷尬地說:“那時候確實見識有限,沒見過如此才華橫溢的組員。”
杜亦熵在一旁插話,帶著幾分玩笑意味:“記得當時我說要讓這孩子直接讀博時,是誰還在猶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