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要是出版成書了,那常青青還有多余的錢可拿的。
常青青不知道他們是怎么處理的,但是,直接讓他們兩家人在其他單位的見證下,寫了情況說明,更是確保有法律效應,就直接在另一份合同上簽字了。
因為之前的事情,兩家出版社其實還是有些慫的。現在卻發現,常青青居然這么好說話,特別意外。就覺得,常青青這么好說話,估計還是之前的兩家報紙問題大。
他們兩家給出來的出版費用,那完全是和國家一級作家比肩的。一點也不敢讓常青青感覺到不滿意。萬一,常青青像對待之前那兩家報紙一般對待他們可咋辦?
n1,結果非要自己作死,現在看看那兩家報紙的銷量,完全是打臉的不行。
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報紙,搖身一變,現在的銷量都能和一級的報紙比肩了。這是為了什么?還不是因為有常青青的連載小說!
所以,兩家出版社一點也不克扣常青青的出版費,更是對常青青的小說,用的紙張都是特別好的。總歸,常青青的待遇直接是他們出版社的頭一份。
常青青對這兩家報紙這么識時務,完全是萬分的滿意。甚至心理都明白的,只要這兩家出版社自己不作死,那她以后就直接出版小說放他們兩家了。
要知道,他們兩家這么多對比著,哪怕是同一本小說,兩家各自出版幾千本。然后依照各自的渠道往出去發貨,都是被一哄而搶的。
常青青自己對自己的小說也沒有想過會這么受歡迎的。真的,畢竟,前世這種小說完全是滿大街,一點也不好奇了。
可這個時代,又不是網絡泛濫的時代,常青青的小說,那就是時代的引領啊。
能由著這么好的效果,也是超出了常青青的預料。畢竟,她只看到了報紙連載的火熱,還真的沒有想到完本出版也能這么火熱的。
總歸,他們都是按照出版一本給常青青一本的抽成的。他們兩家出版社出版的越多,常青青賺的就越多。常青青也盼他們兩家多出版一些呢。
不過,不論外邊怎么熱鬧怎么紅火,常青青本人卻是沉迷在寫字中無法自拔。
她每天都是要寫夠一定的字數,那才停手的。當然,要是可以,常青青真的希望能有個人幫著她寫,她每天只要動動嘴皮子就好了。
可惜,這么嘗試了一下,覺得還是不行的。只動嘴皮子,其實思路都亂了。每天,哪怕她只要想一個小故事,就能寫出來一個大故事。
可真的動嘴皮子讓別人寫她念的時候,直接一句話就完事了。
所以,最后她悲催的發現,還是要她一筆一筆的往出來寫呢。
王家軍每天回來,看到常青青都這么忙碌,就讓人私底下去打聽常青青單位怎么那么忙呢。結果,人家單位都不給她任務分配量的,隨意常青青能寫多少的那種。
可以說,常青青就是他們的自由散人吶。所以,他們是真的不知道常青青為什么那么忙碌呢。當然,這只是明面的說法,暗地里,大家都知道常青青每天都寫小說呢。
估計發表了一家,其他的算是留作備用?他們也不找具體的原因。
王家軍覺得他也理解不過來。按理說,他現在的工資,那養活常青青一點問題也沒有。他們家里,還有王家兵郵寄回去的錢,根本不用他往家里郵寄錢的。
再說了,家里還有王家成的,更是不用他們操心任何。老家里不用操心,那常青青現在和王家軍的小家也不用她操心,她能操心的也就是工作了。
王家軍有心想要常青青不用那么勞累,又擔心打亂了常青青的寫作思路,到時候,常青青一旦寫不出來,估計要鬧翻了天。
有心規定常青青不要那么忙碌,又怕常青青找他的不是。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