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乍到得吳愧感覺到了一種,曾經當年的風趣。跟小鎮的面貌有關,小鎮的外觀調理就如同建安的風格,行程汗汗的吳愧并沒有感覺到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調調。
他在陳蕓的房間內,望著坐在窗邊,凝視屋外風景的陳蕓,打趣道:“陳大小姐,您這是?不打算吃飯了?”
陳蕓凝視風景的眼睛并沒有混淆耳朵的聽覺,她譏諷道:“你可真是勤快,來叫我吃飯,想讓我過去買單?”
吳愧恭敬著微笑,說道:“這座小鎮上的特產豐厚,雖然相隔只有一座山,但我看,我好多東西都沒見過。”
“哦?是嗎?”陳蕓微微側著頭,“可是我之前來當地采樣絲綢的時候,就已經來過了,這座小鎮,對我來說,沒有那么陌生。”
吳愧步步為營,向陳蕓的窗邊靠。
陳蕓頃刻間回頭,質問道:“你這是要干什么,難道還要對我這個姐姐痛下殺手不成?”
吳愧立正,發誓道:“走嘛,李淮睡大覺,馬師兄由李淮照顧,李欲蘇這家伙說要去田地那頭,徐淺那家伙,死活不去。”
“所以,你就讓我去是嗎?”陳蕓故作姿態,“你知道的,我不是很樂意走動的,況且,一個黃花大閨女跟一個毛頭小子一起,別人又怎么看?”
吳愧一股腦坐在地上,抱肘道:“不去不去,那我也就在這里不去了!”
陳蕓終于從窗臺前下來,笑道:“傻小子,你說我們年齡相差不大,怎么你就站在孩童的角度,我需要陪你去當孩童呢?”
吳愧嘻嘻笑道:“我就是這個性格,我習慣了!”
陳蕓慢步走出房間,在房間門口停下腳步,正眼看向身后的少年,這倒是奇特了的坐姿,陳蕓總是覺得少年的臉龐時不時返老還童,明明不小,不過依然不大無論如何,就是青澀。
“不走嗎?你不是去街上找吃的?”
吳愧立刻站立,弱弱問道:“真的?”
陳蕓打開門,潸然道:“不然,我在陪你坐會?快出去,我更衣!”
吳愧撓撓頭,說道:“這還需要更衣?你不是已經穿著衣服了嗎?這看著也不像是睡衣,難不成?”
......
......
雨后凈如洗一般的小鎮,鎮中心的那棵老槐樹上,仍有昨日殘留的雨露。這并非朝露,而是零零點點的雨滴,還未有揮發的結果。這時候大地上飄浮著空氣帶有草木的氣味,游蕩在每個人的嗅覺當中。小鎮一條十字路口一字排開的商業街,百姓行色匆匆,叫喊聲絡繹不絕,在穿梭不息的人流當中,吳愧與陳蕓顯得格格不入。
小鎮沒有獨到之處,但對于美食的理解,建安人從此地復刻至城中的,那個美其名曰叫【魚兒翻翻】的面食,在這座鄉鎮當中,無限被發揚光大,少數人顯有耳聞,而絕大部分的人因為體力勞動,本身需要大量的碳水,而不是美食,不過建安的人津津樂道形狀像魚兒的設計,他們樂此不彼。
相對的,吳愧對于這碗面的熱情叫推崇,他口中的第一碗面,他的眼中沒有一絲欲望,對于這碗來說,它貌似失敗了,像是此生休矣。原因在賣相實在是平平無奇,就像是老頭對付一口的粉面,能有什么獨特的味蕾激情?
吳愧熱忱起來的時候,在第二碗。吳愧對于【魚兒翻翻】有了初步的了解。他覺得這碗面的味道之鮮美,唇齒留香的糯糯,實在是大有嚼頭。主要味蕾的刺激是面湯的調料,據老板自己說,【魚兒翻翻】的湯底是從建安那個碼頭上撈新鮮的魚,熬湯,魚的湯可以作為一天的底料,因為魚湯一般上來講,熬得很濃厚。加上新鮮二字,碼頭上的魚算是不枉此生。
吳愧此時樂呵呵地看著老板,笑道:“再來一挖吧!這位小姐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