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認出了陳婆婆,可此刻當著樓嘉鈺的面,葉翕音并沒有與陳婆婆提及舊事。
看得出,陳婆婆已經(jīng)不記得她了,不過在葉翕音看來,陳婆婆忘了她正合了她的心思。
當日買香粉和古籍的時候,景辰也在當場,葉翕音不想在樓嘉鈺面前過多提及景辰。
景辰的身份比較特殊,葉翕音覺得自己在外面做事,沒必要讓外人知曉她跟景辰之間這種名副其不實的關(guān)系,她不想因為自己,而帶給景辰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隨著陳婆婆往內(nèi)院的胭脂作坊走,葉翕音只當自己與陳婆婆第一次見面,多余的話便只字未再提。
因為有樓嘉鈺的關(guān)系,陳婆婆待葉翕音很熱情,將整個胭脂作坊和香粉作坊的陳設,功能,十分詳盡地一一講解給她聽。
這是葉翕音自從涉足胭脂行之后,第一次正式接觸作坊加工的流程。
在陳婆婆講解的時候,葉翕音聽得十分認真,恨不得將陳婆婆說過的每一句話,都刻在腦子里,生怕遺漏下什么
午飯,葉翕音和樓嘉鈺就在陳婆婆家簡單吃了。
吃過午飯后,陳婆婆年紀大了,需要午休。
葉翕音和樓嘉鈺還有小陳喬,就在作坊旁邊陳喬的屋子里閑聊。
葉翕音跟陳喬借了紙筆,將上午聽過的那些制作流程簡單整理成記錄。歸還筆墨時,葉翕音看見陳喬的書桌上攤著幾卷八股文章。
好奇地伸手拿起來翻看,葉翕音驚疑地發(fā)現(xiàn),這些文章竟跟大明科舉用的八股文章一模一樣。
揚了揚手里的書,葉翕音忍不住對陳喬笑道“你這小不點,居然看這枯燥無味的八股文?能看得進去嗎?”
所謂八股文,是以四書五經(jīng)為題取材的,一種特殊形制的文體。是朝廷科考專用的文體,有嚴格且固定的格式。
這些文章讀起來,連那些常年參加科考的老舉子們看得都頭大,更別說陳喬這樣的小孩子。
葉翕音覺得小兒讀這種書,簡直就是摧殘小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如果以后思想被禁錮成了八股模式,再想寫出好文章就難了。
陳喬被葉翕音這么一問,小臉立刻皺的是包子褶“我也很痛苦啊,可是無奈夫子非讓背這些玩意兒,還說背不會,將來當不成舉人老爺。”
葉翕音被小陳喬的表情逗樂了,笑道“科舉出題的范圍無非源于《孔子》,《孟子》,《中庸》,《大學》這四本書,但其實這四本書中很多東西,還是很有趣的,只是要看從哪個角度去思考……”
葉翕音說話時順手翻看了陳喬說的夫子讓背誦的幾篇文章。
葉翕音憑心覺得,就算是寫八股文,那些夫子給的文章寫作水平也實在不咋地。
將手里的文章往桌上一丟,葉翕音笑望著陳喬“這些東西你不用背了,等我今日回去給你整理些文章出來,肯定比這些有意思!”
旁邊一直沒開口的樓嘉鈺聽見葉翕音這么說,忍不住笑道“沒看出來,小音居然還會這些科舉考試的文章。”
提起寫文章,葉翕音驕傲地揚了揚下巴“別的不敢夸口,若說做文章,尋常讀過十來年書的須眉男兒,也未必及得上我!”
樓嘉鈺并沒將葉翕音的話當真,見她一副得色的俏皮樣,忍不住抬手刮了下她的鼻頭,笑嗔“好,好,我的小音最能干,誰也比不上!”
葉翕音并沒留意樓嘉鈺言辭的細節(jié),只覺得他這話里是明擺帶著不信,還摻和了幾分敷衍的意思。
懶得跟樓嘉鈺消磨嘴皮子,葉翕音見陳婆婆已經(jīng)午休起來進了作坊,便也起身走了出去。
樓嘉鈺見葉翕音出去,也打算起身跟過去,卻聽旁邊的陳喬笑嘻嘻道“嘉鈺哥哥,剛才你說‘我的小音’我都聽見了,葉姐姐肯定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