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陳婆婆誤會,葉翕音趕緊搖頭“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覺得自己沒這個資格。”
“你有沒有這個資格是我說了算,好孩子,就沖你這份坦誠,婆婆就沒看錯了人,別的話等會再說,先過來叩拜先祖吧!”
見陳婆婆都這么說了,葉翕音覺得自己若再推辭就不太好了,便上前跪在了陳婆婆的旁邊,對上供的紫府胭脂神恭恭敬敬地行叩拜大禮。
供奉完胭脂神,出了暗室,陳婆婆又取了一份香燭帶著葉翕音回到作坊,進行繼承衣缽的儀式。
此時,去私塾的陳喬也放學回來,在旁邊安靜的看著葉翕音焚香祭胭脂窯,興奮地黑葡萄似得眼睛亮亮的。
等所有的儀式都進行完畢,小陳喬跑過來對著陳婆婆笑道“奶奶終于找到衣缽傳承之人了,太好了,是不是葉姐姐解決了奶奶說的那道難題?”
陳婆婆輕輕點頭,笑望著葉翕音道“我曾在胭脂神面前發(fā)誓,若有人能化解我制作胭脂的這個難題,我就將我秦氏衣缽傳承給他。”
“可是時隔這么多年,我始終沒找到能解開那個謎團的人,我原以為我秦家的手藝就要在我手里失傳了,沒想到蒼天眷顧,終于讓我等來了你!”
葉翕音臉上卻并沒見歡喜模樣,蹙著繡眉老實道“可是,我那不過是歪打正著,蒙對了而已,卻并非我真有這么厲害的本事。”
“我現(xiàn)在才剛?cè)腴T,我這么爛的手藝繼承您家族的衣缽,是不是太辱沒您秦氏的名聲了?”
陳婆婆卻笑道“我看重的可不是你的手藝,手藝多的大有人在。而我看重的,恰是你這份踏實穩(wěn)重,肯鉆研的心,只要肯用心,就沒有做不好的事!”
“你還這么年輕,就肯這樣吃苦下功夫,往后還有大把的光陰能做很多事,我相信自己的眼光不會錯!”
葉翕音正要開口,旁邊的小陳喬跟著叫道“就是就是,奶奶的衣缽連我爹娘都沒傳,你要相信奶奶的眼光,她既然看中了你,那就準沒錯啦,葉姐姐你就放心接下吧!”
小陳喬這一提,葉翕音才恍然想起,陳婆婆是有兒子的,而且陳婆婆的兒子已然娶妻生子,卻不知這樣重要的東西,她為何沒傳給自己的兒子。
還有,自從她過來跟陳婆婆學習手藝,就從沒見過陳婆婆的兒子和媳婦,甚至連小陳喬都從沒說起過自己的爹娘,似乎對爹娘也沒表露過絲毫的想念之情。
這其中的,到底有什么隱情……
就在葉翕音心里琢磨這些的時候,手臂突然被小陳喬晃了晃。
剛回過神的葉翕音,便聽見小陳喬對著陳婆婆興奮道“奶奶,今日夫子讓我們講解《大學》中的《康誥》篇,我按照葉姐姐給我的注解講給夫子聽,夫子當著所有同窗的面夸獎我了呢!”
陳婆婆聽得笑瞇了眼,揉著小陳喬的頭慈祥道“你葉姐姐是有大才學的人,陳喬以后要多跟她學習,將來一定能有出息!”
小陳喬很乖巧地用力點了下頭“嗯,我很喜歡葉姐姐給我的講義,她講的可比私塾里的夫子有意思多啦,而且上次葉姐姐給我的那幾篇文章我都背的很熟了呢!”
關系小陳喬的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連葉翕音也很驚訝。
這段時日,除了制作胭脂之外的空閑時光,葉翕音都在給小陳喬講解,關于科舉考試的那些八股文。
那些文章在葉翕音看來枯燥無比,為了讓小陳喬能理解的更透徹,也為了給他添一些讀書的樂趣,葉翕音盡量旁征博引,將每個知識點拆分開講。
可是幾天下來,葉翕音驚奇的發(fā)現(xiàn),小陳喬不光能將她講解的東西完領悟,居然還能把各個知識點融會貫通串聯(lián)起來理解。
當葉翕音把整篇文章拿給他時,發(fā)現(xiàn)小陳喬已經(jīng)能把通篇都理解地很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