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了,對李儒來說沒有絲毫的心理負擔。
其實年輕時,董卓和李儒也都是向往報效祖國的有為青年。
但是隨著從軍的時間越來越長,越來越看清了東漢末年大漢朝廷的腐朽和破敗。
漸漸地對朝廷產生了巨大的失望,這種失望愈演愈烈。
后來慢慢變成了怨恨。
再加上逐漸手握重兵之后,董卓的野心也跟著膨脹起來。
殘暴嗜殺的秉性也就愈加的突出和強烈。
因此毒殺掉劉辯以后,董卓和李儒更加的肆無忌憚。
見城中富豪貴族府第連綿,家家殷實,金銀財帛無數。
便放縱手下士兵,實行所謂‘收牢’運動。
這些士兵們到處殺人放火,燒殺劫掠。
把繁榮富饒的洛陽古都鬧得雞犬不寧,怨聲載道。
直到洛陽的富商貴族們近乎被毒害了一半之后。
李儒進言董卓再繼續放縱下去,恐怕就無人錢財供其享用了。
董卓這才下令禁止。
但是西涼兵中大部分是羌人組成。
這些羌兵在西涼時就與土匪無疑,讓他們轉性安分守己還不如殺了他們容易。
眼見不能再城中作亂,這些西涼兵便四散到洛陽城附近。
搶劫鄉村中的老百姓,并將男子的頭顱全部割下。
運回洛陽城中假稱是殺死了敵人換取賞賜。
董卓的暴行引起了文武百官的強烈不滿。
因此雖然董卓自從進入洛陽之后就一直籠絡黨人及世家大族。
但是卻鮮少有人買他的賬。
董卓一直仰慕蔡邕的才學,多次舉薦他為官。
但是蔡邕始終托病不去,并且由于早已全家都被接往并州。
董卓也無法用強,轉而大肆拉攏其他久負盛名的大儒。
但卻始終收效甚微。
在這樣的情形下,許多不愿受董卓驅使的人紛紛逃離了洛陽。
比如袁紹、袁術兩兄弟。
再比如曹操甚至改名換姓只為逃離董卓的魔掌。
還有更多的人或主動或被動屈服于董卓的之下。
當然,還有不少的仁人志士曲意逢迎董卓。
但是暗中密謀策劃如何除掉這個國賊,比如王允,伍孚之流。
王允字子師,在何進掌權時歷任從事中郎和河南尹。
董卓專政之后為了拉攏士人,強迫他接任尚書令。
但王允此人卻是不折不扣忠于大漢之人。
雖然出于被迫而在此為官,但是卻無時無刻不在準備著除掉這個國賊。
伍孚字德瑜,官至越騎校尉。
由于不滿董卓專權禍國,因此也一直心存刺殺的想法。
正好王允尋找同盟之人找到了他,二人一拍即合。
決定由伍孚出面親手刺殺董卓。
于是伍孚身穿朝服懷揣著利刃前去晉見董卓。
說完話后,董卓起身送他,親切地用手撫摸著他的脊背。
伍孚趁機抽出懷中的利刃刺向董卓,結果卻沒有刺中。
在董卓奮力反抗時,左右將伍孚擒下。
董卓破口大罵道“卿欲反邪?”
伍孚朗聲回答道“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亂國篡主,罪盈惡大,今是吾死日,故來誅奸賊耳,恨不車裂汝于市朝以謝天下!”
遂被推下去斬首示眾。
伍孚的死震驚了當時的朝野,更是流芳百世。
后世有詩贊曰“漢末忠臣說伍孚,沖天豪氣世間無。朝堂殺賊名猶在,萬古堪稱大丈夫?!?
伍孚的刺殺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