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年道士打扮的人走進了大殿“無量壽福。貧道張鮍見過陛下萬歲!”
袁術正在仔細地打量著張鮍的模樣,被他突然的這一句話說得一愣。
殿內的其他人也是面色大變,看向張鮍的眼神充滿了古怪。
只有楊弘最為鎮定,昨日被張鮍震懾住之后,對于張鮍的驚人之舉,楊弘不但不覺得怪異,反而認為原本就應當如此。
短暫的寂靜之后,大殿之中傳來陣陣竊竊私語的聲音。
袁術雙手虛按,示意眾人安靜,這才開口說道“這位先生,你這話是什么意思?如今天子尚在,這陛下二字可不能隨便出口。”
張鮍看向袁術,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朗聲開口道“敢問,何為天子?”
袁術略一思索,張口回答道“王者父天母地,為天之子也。”
“陛下英明,天子本就是順應天命而生,秉承天意而存。諸位所以為許縣那位兒皇,不過是他人擺弄的傀儡,相信諸位都是有識之士,定然看得比貧道通透。”
張鮍面上淡淡的笑容不變,環視了一下殿內的眾人,將所有人的表情盡收眼底。
接著自信地繼續開口說道“貧道夜觀天象,自靈帝之后,帝星逐漸暗淡,兇星閃耀。靈帝駕崩之時,帝星依然湮滅,直至……”
“直至什么?”楊弘見機的快,趕緊開口接到。
張鮍滿意地看了楊弘一眼,讓后者欣喜地低下了頭。
此時包括袁術在內的所有人,也都將目光集中到了張鮍的身上。
這個時代,許多現象都沒辦法解釋,鬼神之說盛行,就連朝廷每年都要舉行大小祭祀,朝廷委任的三公更是以德行為先,若是遇上天災等不測風云,三公還會因此遭受罪責。
由此可見,古代人對于這些的信奉達到了什么樣的地步。
夜觀天象,更是成為許多文人雅士的興趣甚至是技能。
三國的歷史之中許多著名的戰役,就有這些詳細的記錄。
許多的謀士或者武將謀劃戰略或者戰術的時候,都會將一些星象之說用作輔助。
因此在這大殿之內也有不少人對于星象頗有研究。
情知張鮍所說也是屬實,已經對這個張鮍的印象有所改觀,大部分人開始嘗試著相信張鮍的話語。
張鮍繼續開口說道“直至前兩日,帝星突然自南方橫空出世,并且紫芒大盛,此乃天命之兆。貧道掐指算來,新生的帝王正是在這壽春城中,恰逢袁公得到了‘傳國玉璽’,這不正和了天命之數?所以貧道這才說袁公就是當今天命所歸的帝王,稱為陛下自然是再合適不過的事情了。”
袁術聽到這里已經是笑得合不攏嘴。
殿內眾人雖然有不少人對于張鮍的這個說法嗤之以鼻,但是聯想到方才閻象的下場,以及袁術此時喜悅的樣子,沒有一個人敢于在這個時刻找。
就在眾人猶豫是否勸諫之時,張鮍突然雙手向兩邊平伸。
緊接著雙袖之內緩緩飄出一陣薄薄的煙霧,在張鮍的身前輕柔地飄蕩著。
大殿之中,張鮍的身周立時給人一種縹緲虛幻的感覺,仿佛身處仙境之中。
伴隨著煙霧的出現,還有陣陣若隱若現的仙樂之聲,殿內的眾人無不驚愕于這突如其來的變化震驚到。
有些反應快的武將趕緊護在了袁術的面前,由于廷議不允許帶武器,他們只能夠赤手空拳的用自身作為盾牌。
一員身材魁梧的武將,站在袁術的身前,大聲喝道“妖道,你這是要做什么!”
這名武將正是袁術手下第一的武將,喚作紀靈,山東人氏,武藝g,平日里深得袁術的信任。
在場的所有人之中,只有楊弘依然面色不變。